北上,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解放火車站。隨後杜奇威給約克少將下達命令,除了固守林產裡陣地的斷後部隊之外,陸戰1師的主力部隊儘快南下。
打到此時,杜奇威把能派上去的力量都派上去了。
第101空中突擊師正在組織力量,準備攻打被共和國空中突擊部隊佔領的大興,為陸戰隊開闢第二條南下通道。從本土起飛的戰略轟炸機群剛剛完成一輪攻擊任務,正在返回基地地途中,天黑前很難執行第二次轟炸任務。空軍與艦載航空兵全力出動,在東朝鮮灣到西朝鮮灣的數百千米範圍內與中國空軍爭奪制空權。
杜奇威仍然將希望放在了五老。陸戰1師與陸戰2師提前南下的部隊正在猛攻空降153旅的防禦陣地。杜奇威向擔負戰地指揮工作的弗蘭克准將下了死命令,必須在25日凌晨前打下五老!
對美軍來說,逃命的機會正隨著時間慢慢流逝。五老還沒打下來,解放火車站落入了敵人手中。
雖然杜奇威與約克先後下達了作戰命令,但是美軍作戰部隊沒有立即出動。原因很簡單,解放火車站北面的全是步兵,沒有有效的反裝甲手段;南面的裝甲部隊正在補充燃料與彈藥,一時之間難以上路。
時間拖得越久,打下解放火車站的希望就越渺茫。
趕在美軍發動反擊之前,李文將排地官兵全都動員了起來。3臺剷車全力以赴的將沙石裝入火車車皮,沒有駕駛剷車的官兵則將囤積在倉庫裡的麵粉袋、罐頭箱裝進火車車皮。比較幸運的是,大部分火車車皮裝滿了貨物。大部分步兵在挖掘火力點、修建防禦工事。
對步兵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地面過於堅硬,工兵鏟很難派上用場。最幸運的是,解放火車站是美軍的物資囤積地點,倉庫裡面有不少的炮彈與炸藥,能夠用來製造遙控炸彈。
為了守住陣地,更為了活下去,連坦克手都參加了勞作。沒人偷懶,因為付出的汗水越多,流地鮮血就越少,戰勝敵人的機會就越大。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惡戰一步一步迫近。
戰場北面,圍攻林產裡的戰鬥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調整好狀態的第54軍從北面發起進攻,協助第37軍攻佔美軍陣地。
100多千米外,另外一支大軍正在高速突擊。沿朝鮮半島東北海岸線推進的第38軍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抵抗,除了收編朝軍,還是收編朝軍。
24日凌晨攻佔利原後,第38軍地先頭部隊僅休整了2個小時。為戰車補充了電能,裝甲先鋒兵分兩路,一路向西面的三岐裡推進,一路向西南地北青推進。實際上,兩路部隊的目的地都是北青,攻打三岐裡,除了堵住美軍陸戰2師從把拔裡南下的通道之外,還可以從北面攻打北青。
攻佔北青,將是第38軍入朝後地第一場戰鬥。
卷七 半島硝煙 第61章 圍城戰
不得不承認,杜奇威是一位能力出眾,非常有才華的將領。如果沒有杜奇威,美軍不但會敗得更快,還會敗得更慘。
美軍表現拙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冷戰後軍事思想變革,軍隊轉型,砍掉了幾乎所有在冷戰期間立項的武器裝備研製計劃;幾場地區戰爭消耗了大筆軍費,導致裝備採購速度減緩,地面部隊嚴重依賴空中支援;反恐戰爭強調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使陸軍裝備向輕型化方向發展等等。
這些原因導致了一個結果:美軍地面部隊嚴重缺乏獨立作戰能力。不管是美國陸軍、還是海軍陸戰隊,在缺乏重型裝備的情況下,沒有空中支援、沒有遠端炮火支援的情況下,用什麼與擅長獨立作戰的共和國陸軍對抗?
美軍沒有迅速潰退,關鍵就是杜奇威。除了穩住林產裡與赴戰兩地的陸戰隊之外,杜奇威在戰役打響前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命令正在向清津挺進的陸戰隊停止前進,撤到北青組織防禦。這道命令,幾乎拯救了2個美軍陸戰師。
從這就能看出杜奇威的能力。
第54軍與第37軍攻得越猛,美軍陸戰隊向南縮得越快,壓力終究會傳遞給五老的空降153旅。為了防止空降153旅被洶湧而來的美軍擊潰、避免五老以南的美軍陸戰隊放棄救援行動,第54軍與第37軍不會以大規模殲滅戰的方式消滅美軍,會在戰役期間進行多次穿插分割,逐步蠶食美軍。因此,殲滅戰需要的時間比較漫長。為了達到全殲美軍陸戰隊的目的,共和國陸軍必須出動一支主力部隊,以戰略級別的大縱深穿插行動從側翼包抄美軍陸戰隊。空降部隊與空中突擊部隊無法完成這種級別的穿插行動,只有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