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這兩個北洋叛將做了學堂副校長,其中苦心又有多少人能夠領會?
趙北其實更願意讓季雨霖去軍校當教員,但這事勉強不來,教員若不能安心教學,還真不如叫他們下部隊帶兵,至少他們不會滿腹怨言。
但這軍校馬虎不得,還得想辦法擴充師資力量,提高教學水平,提高畢業學員軍事素質,就算比不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至少也要跟清廷陸軍部辦的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看齊。
“何時才能看到我自己的‘黃埔軍校’啊。”
趙北仰天長嘆。
第098章 自動槍
趙北在船頭躑躅,思考著軍校的事情,但一聲汽笛響起,打斷了他的思路。
充當交通艇的“共和”號將季雨霖等人送上了岸,拉著汽笛又離開漢陽碼頭,向“海琛”號駛來,這表明又有客人要來拜訪總司令。
“共和”號靠了幫,幾個乘客順著舷梯爬到“海琛”號上,卻是漢陽兵工廠的督辦劉慶恩和幾名助手。
守在舷梯邊的衛兵將幾人攔下,雙方起了爭執。
趙北走了過去,示意衛兵放幾人上艦。
“國臣,你怎麼有閒心到我的司令部轉悠?”趙北笑著問道。
劉慶恩指指身後那幾個助手,又指指那幾個衛兵,說道:“總司令一直在催手雷的事,這不,今天剛剛制好,拿來給總司令過目,卻被這幾個衛兵攔住,不許上艦。”
“過來之前先打個電話嘛。這裡是軍事重地,衛兵們謹慎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沒有預約的話,他們肯定不會放人上艦。”
趙北已明白對方來意,瞄了眼劉慶恩提在手裡的竹簍,說道:“外頭在下雪,走,咱們去海圖室說話。國臣,你來得正好,我打算設計一種新式手槍,不過在結構上一頭霧水,你是專家,咱們探討探討。”
進了海圖室,劉慶恩取下斗笠,將那隻竹簍放在桌前,從裡頭拿出幾個拳頭大小的鐵疙瘩,放在了繪圖桌上。
“手雷彈殼鑄好了,這一次沒用泥模,沙眼沒了,刻槽更整齊,試炸了幾顆,每顆破片都超過五十片,殺傷力很不錯。另外,爆破筒的樣品已經制好,但尚未試炸。”
趙北拿起雷殼掂了掂,讚道:“不錯,有勞諸位了。”
這種手雷是與迫擊炮同時設計的,名為“1908式進攻型手雷”,殼體為鑄鐵,上面刻有預製溝槽,以增加破片數量,同時也可充作防滑筋,考慮到製作方便,使用拉發引信,延遲時間六至七秒,由於缺少猛炸藥,彈殼裡裝填的是硝棉火藥,威力有限,但現在武器缺口較大,也講究不了那麼多。
由於兵工廠一直在趕製迫擊炮,沒有安排手雷生產計劃,所以這種手雷沒有得到實戰檢驗。至於劉慶恩說的“爆破筒”,也是趙北設計,這種爆破工具可以有效對付碉堡、鐵絲網、雷區。
劉慶恩指著手雷說道:“總司令,咱們的硫磺和硝石快用完了,租界又不賣給咱們,就靠那點走私貨,根本是杯水車薪,那些奸商更願意兜售舊槍,而不是兵工原料。咱們還得想想辦法,不然,連硝化棉都制不出來了。”
“我已派人乘洋船到東邊去了,看看能不能到外地購買這些原料。不過你們也不要光指望著我,自己也要多想想辦法,洋硝買不到,就熬土硝嘛,純度不高,可以慢慢提純,至於硫酸,可以想辦法回收那些廢酸嘛,活人總不能叫尿憋死,說起火藥,還是咱中國人發明的呢。”
趙北將手雷放在桌上,抬起手指了指劉慶恩身後一人,問道:“這位背的是杆步槍?你什麼時候也僱起馬弁來了?”
這倒不是趙北神經過敏,自從黎元洪被特批了兩杆“漢陽造”武裝自己的馬弁後,一些民政官員也有樣學樣,向軍政府請領步槍看家護院,考慮到現在時局較為混亂,軍政人物確實需要保護,所以趙北基本上滿足了這些官員的請求,每人發了兩杆步槍,由他們自行僱傭保鏢,但這只是臨時措施,一支專業警衛部隊目前正在組建,未來的政府官員將由他們負責保護。
劉慶恩那名助手背在肩後的步槍外頭裹著油布,看不出是什麼型號,不過從較短的槍身來看,不是“漢陽造”。
“他不是我的馬弁,而且那也不是普通的步槍。”
劉慶恩示意那人將肩後的步槍取下,平端著遞給趙北,一本正經的說道:“總司令見多識廣,鄙人想看看,總司令能否看出這杆步槍的奇特之處?”
趙北接過步槍,放在桌上,拆了油布,拿起仔細端詳。
要說他這麼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