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道:“哀家知道這個理,昨兒晚上還叫來容齡她們幾個,給哀家好好唸了幾遍英吉利史書,這君主立憲的好處哀家也是清楚得很。可是眼下局面,朝廷想立憲,又怕南方革命黨不答應,更怕袁世凱三心二意,就靠洋人去說,可洋人安得什麼心思,朝廷也是不明白。再說了,那王不是回草原去了麼?滿蒙一家,這立憲的事可不只是朝廷的事,蒙古的王公也得參詳參詳。”

那彥圖前幾天離開京城回蒙古去了,說是要去草原召集勤王兵馬,不過眾人多不以為然,如今南方革命軍興,北洋軍也造了反,即使蒙古王爺能領著兵趕來,恐怕也是無濟於事。

現在已不是騎射掃天下的時代了。

見隆裕太后仍將希望寄託在蒙古王公身上,參加朝議的王公大臣均不以為然。

沒人願意放棄權力,可也不能做白日夢啊。

奕劻說道:“太后,那王才走沒幾天,就算是出了口外就策馬飛弛,只怕現在也趕不回草原,就算回了草原,要召集王公會議,要徵集兵馬糧草,也得等上好一陣子,再等王爺們領著兵趕來,只怕是黃花菜都涼了。現在的情勢危急,朝廷得速定國體,再等的話,就怕南邊的叛軍殺到北邊來了。如今洋人發話了,若是朝廷不盡快決斷,他們就不幫忙了。”

“可是,洋人向來不跟朝廷一條心,你們可得多個心眼。”隆裕太后說道。

“太后勿憂。洋人的心思臣倒是能猜出一二。”軍機大臣鹿傳霖奏道。

“朝廷怕打仗,洋人也怕咱們大清國亂套,如果天下大亂,不惟掙不著銀子,便是在華洋商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當年庚子國變,義和拳到處擺壇殺大毛子、二毛子,那個亂勁啊,嘖嘖,洋人可是記憶猶新,所以啊,這洋人也巴望著早點太平下來,也好安心掙銀子。至於南方叛軍那邊,太后更不必憂心,若是他們不同意立憲,洋人絕不會給他們好臉色看,沒了洋人的支援,他們又能撐幾天?那孫逆、那陶逆,不都是洋人捧起來的?沒洋人支援,他們早就被朝廷滅了。前幾日臣去拜訪各國公使,他們大多以為我國百姓缺乏教養,不懂什麼是‘共和’,與其亂糟糟的建共和,倒不如君主立憲更合國情。”

“鹿中堂所言極是。”

“還是鹿中堂看得清楚。”

養心殿裡眾人隨聲附和,百姓們固然不懂什麼是“共和”,這些大臣也未必懂的,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如果不盡快確立君主立憲國體,不惟南方革命軍會趁機煽動暴民,而且那些立憲派也不會答應,現在朝廷已沒多少盟友了,再失去立憲派的支援,到時候他們萬一去擁戴袁世凱做立憲皇帝,朝廷可就追悔莫及了。

“既然這是大夥兒的意思,哀家就準了。這個立憲詔書就由軍機處擬定,蓋了璽便明發天下,好叫百姓都知道,朝廷不是一根筋,皇上也不是昏君。”

隆裕太后嘆了口氣,頓了頓,又說道:“不過,袁世凱那邊也得派人去回信,叫他趕緊正了‘攝政大臣’的位置,免得一口一個‘山野布衣代天子御民’,不倫不類的,叫人看了發噱。”

奕劻說道:“這個好辦,詔書便由軍機處去擬,另外,當初御史彈劾袁世凱‘貪墨軍餉’、‘專橫擅殺’,這兩個罪名也得給袁世凱去了,不然名不正言不順,就當那個御史‘構陷忠良’,一來安撫袁世凱,二來也好給朝廷一個臺階下。至於給袁世凱回信,依奴才之見,不如就派阮忠樞和趙秉鈞一同趕去天津宣旨。不過,這倆人現在都還在牢裡,只怕吃了些苦頭,還得好好宣慰才是。”

“他們怎麼也在牢裡?”隆裕太后看了眼一旁的載灃。

載灃沒敢說話,奕劻忙道:“還不是恭王他們乾的?自從組了‘宗社黨’,他們叫嚷著要把袁世凱的舊人趕盡殺絕,還說要盡殺城裡的漢民,搞得人心惶惶,阮忠樞本來是跑到奴才府上躲避的,後來叫恭王知道了,領著一班黃帶子旗人衝進王府,硬是把人打了一頓,又押到了順天府大牢,奴才想勸,也差點捱了揍。太后,不能任由他們這麼胡鬧下去,再鬧,怕是變起肘腋啊。”

“連王爺都敢打,反了他們了!”隆裕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傳懿旨,恭王溥偉狂悖無禮,著宗人府派員訓斥,罰俸半年!”

奕劻暗暗搖頭,才罰俸半年,這算得什麼懲戒?恭王他們,說到底是太后和攝政王慣的,若非如此,又怎會如此大膽?當然,他說的也不盡不實,阮忠樞確實是在慶王府門前拿下的,但壓根就沒進王府的門,恭王再大膽,也是不敢去揍他奕劻的,萬一打死,把自己的王爵給打飛了,那就得不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