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味道。

現在沒有人說話,剛才的爭執使他們人人心中都憋著火,由於在是否繼續按照原定方案響應起義的關鍵問題上發生了嚴重分歧,會議面臨著無果而終的局面。

“群治學社”是湖北新軍中的秘密反清組織,早在幾年前的日俄戰爭時期,湖北新軍中就已成立了“科學補習所”,進行秘密反清活動,後來被“日知會”取代,由劉靜庵負責主持會中事務,雖然不受同盟會直接領導,卻很贊同同盟會的主張,不過由於兩年前的湖南萍瀏澧起義中同盟會策劃不周,連累了湖北日知會,導致該會被迫解散,劉靜庵也身陷囹圄,湖北新軍中的革命力量一時消沉下去,直到前不久,這“群治學社”才宣告成立,繼續從事反清革命事業,吸取日知會的教訓,群治學社決定不再輕易接收軍官加入,而將主要注意力放在動員士兵上面,所以,目前來說,除了一位隊官(連長)是他們的同情者外,學社中的多數成員都是小兵。

本來,按照昨天擬定的計劃,群治學社將利用安慶起義成功的大好時機,煽動湖北新軍易幟,就地宣佈起義,然後裹挾江蘇新軍第九鎮一同響應安慶的革命同志,一鼓作氣殺向安慶,配合安慶方面的起義軍作戰。為了這一目的,群治學社冒著全體暴露的危險,開始在秋操新軍部隊中串聯鼓動,利用同鄉、同學甚至是會黨的身份聯絡各部隊中計程車兵與低階軍官,策動他們起義。

但是,隨著蔭昌等人的血腥鎮壓,本已有些蠢蠢欲動的新軍士兵頓時被震懾住了,大好局面眼看就要喪失殆盡,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不能抓住這個機會發動起義的話,誰還能保證下次的機會能更好?

為此,楊王鵬緊急召開了這次全體會議,雖然到會的人數還不到總人數的一半,但卻出現了針鋒相對的兩種不同意見,以楊王鵬為首的一派堅持繼續原定起義方案,死中求活,趁夜發動起義,而另一派則認為,目前計程車氣、軍心已失,不宜輕動,而應該繼續在軍中潛伏,至於那些已經暴露的同志,則應連夜撤退,前往安慶參加起義。由於兩派各執己見,會議形成僵持局面。

楊王鵬扔了手裡的菸頭,用腳狠狠踩了踩,順手將那桌上的馬燈調得更暗,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不能再猶豫了,如今湖北新軍軍心不穩,軍中又有同盟會的幹部煽動,江蘇第九鎮更是群情洶洶,該鎮不少軍官均畢業於安慶武備學堂,與安慶新軍軍官多為同窗故舊,在安慶發動起義的就是安慶新軍,端方、蔭昌惟恐第九鎮響應安慶新軍,對之視如仇敵,第九鎮被繳了械,連刺刀都收走了,現在第九鎮都憋著口氣,昨天還派人過來和咱們通氣,軍心可用,只要咱們一發動,江蘇新軍必定有所動作。”

“咱們的人太少,恐怕無濟於事啊。怪只怪咱們當初膽子太小,日知會一散,整整一年沒敢活動,若是學社早一年成立,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至少,第八鎮也能被我們掌握一部分部隊。”章裕昆坐在角落裡,嘆了一句。

“現在說那些沒用!問題是,蔭昌那賊子殺心重,又有端方給他撐腰,旗人是同氣連枝,仇視革命,咱們手上也沒有子彈,想跟他們對著幹卻是力不從心。我還是堅持我的意見,以不變應萬變,該繼續潛伏的繼續潛伏,已經暴露的趕緊去安慶,不管到哪裡,都是在幹革命,何必一定要冒這種風險?”坐在另一角落的鐘畸說道。

“我認為,安慶的局面非常危急,該城瀕臨長江,清軍炮艦可來去自如,若以艦上巨炮轟擊,安慶必不可守。所以,我認為要麼立即發動起義,策應安慶,要麼立即散會,各回本營,儲存革命力量,以待時機。總之一句話,不能這麼猶豫不決,多耽誤一分鐘,群治學社的同志們就多一分危險。我剛才數了數,那兩百多顆人頭裡,群治學社的至少有十幾顆,都是在各營聯絡的同志,昨天我們還在商議反清革命的大事業,現在卻已經陰陽兩隔了。”學社的另一個幹部鄧剛說道,隨後抬起手擦了擦眼角。

楊王鵬沉吟片刻,在桌上摸了摸,卻發現煙已經沒有了,於是咳嗽一聲,站了起來,正欲發話,卻突然聽到那緊閉著的店門響了幾聲。

眾人都是一驚,紛紛摸出隨身攜帶的刺刀,握在手裡,一旦是清兵前來拿人,便拼個你死我活,玉石俱焚。

敲門聲很有規律,四長五短。

“是自己人!”楊王鵬走到門後,小聲問道:“是誰?”

“是我,潘康時(字恰如)。”門外那人回答。

“潘隊官?”楊王鵬等人一愣。這潘康時正是群治學社目前唯一的一名高階軍官,現為四十一標一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