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大清國,如果他袁世凱趁此良機舉兵謀反,行那陳橋驛故事,只怕還真沒人攔得住他。

“劃江而治!黃袍加身!”

這些字眼在眾人腦海中轉來轉去,讓人有些目眩,然後,一個旗人昏了過去。

頓時,又有幾人跟著端方嚎了起來,倒是旗人居多,一班漢官卻是依舊那副呆滯模樣,人人心思起伏,被旗人壓了這麼多年,有功不賞,小過必罰,眾人也是心裡不服,如今袁宮保想造反,那麼,是不是咱們漢官的機會來了?

不過,還沒等他們想起自己現在的身份,蔭昌已向他們潑了瓢冷水。

“空口無憑!安知非是彼等離間之計?”蔭昌冷冰冰的說道。

說雖如此說,但蔭昌心裡也在打鼓,剛才他趁著端方等人乾嚎的時候仔細的想了一下,他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故事太動人了,佈局簡直和《三國演義》裡的故事一樣巧妙。

仔細分析,蔭昌很快抓住了這個故事裡的關鍵,那就是光緒的死亡時間,之所以被畫蛇添足的安排到了慈禧死亡之後,恐怕不是為了說明光緒比慈禧多活了半天,而是為了拐彎抹角的讓人聯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光緒不死,會發生什麼?誰的利益會受損?誰最希望光緒死去?

光緒不死,按照祖宗家法,光緒就會重新執掌朝政,他名義上從來都是大清國的皇帝,沒人有資格和他競爭皇位,作為一個成年君主,再加上長期做傀儡的經歷,他絕不會甘心再做傀儡,必然要親政,要親政就必須除掉阻擋自己親政道路的敵人,除掉那些曾經使自己蒙受屈辱和痛苦的人!袁世凱、李蓮英,甚至是慶王、那桐都難逃一死,帝黨要掌權,就必須剷除後黨餘孽!

沒人願意死,無論是袁世凱還是李蓮英,所謂狗急跳牆,人急上房,當明知自己難逃一死的時候,人往往會挺而走險,橫豎都是死,不如賭一把,這符合袁世凱的性格。

當然,這都是那個動人的故事所講述的,至於事實的真相如何,恐怕永遠都無法弄清楚。蔭昌並沒有從這個故事本身去考究它的真實性,而是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分析:講述這個故事的人,他,或者他們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借刀殺人,用朝廷的刀,殺了袁世凱?袁世凱是北洋六鎮的靈魂人物,朝廷若是起疑殺了袁世凱,北洋六鎮軍心會發生動搖,那些被袁世凱提拔的軍官恐怕也會因此而人人自危,到時軍無鬥志,士無戰心,朝廷自毀長城,南方革命勢力自可趁虛而入,直搗北方腹地,甚至策反北洋軍。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類似的反間行動,中計的一方往往軍心動搖,士氣沮喪,導致戰局不可收拾。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黑屋裡的人多半不會死在這裡,因為他們死在這裡的話,就沒人去傳播這個故事了,那麼反間計也就無法實施了,變兵必須將他們放出去。

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樣做太傻了,朝廷不是傻子,當然明白袁世凱手握重兵,不可輕誅,只能慢慢分化其勢,剪其羽翼,這樣一來,對於革命軍來說可不是好訊息,袁世凱不死,北洋軍就依然是他們的大敵。

所以,這個故事想達到的目的恐怕不是反間計那麼簡單。

那麼,編這個故事的人到底想幹什麼?如果這真是一個編出來的故事的話,那麼,編這個故事的人又會是誰?為什麼他要這樣做?難道就是為了在旗人裡搞臭袁世凱?

這個人很陰險。

蔭昌陷入了沉思。

屋子裡又安靜下來,所有的人都在思考蔭昌的話,“反間計”,這個字眼讓人有些猶豫起來,袁世凱靠得住麼?袁世凱有那野心和膽量造反麼?

不等眾人將混亂的思緒理清條理,卻聽見屋子外頭傳來幾聲呵斥:

“你們兩個!站沒站像,還像個軍人麼?都給我站好了!犯人都還在麼?”

隨著呵斥聲,那屋子外的兩個哨兵停止了說話,片刻之後,才聽其中一人說道:“報告長官,犯人都在!”

鎖鏈聲響起,屋子的門被人開啟了,俘虜們眼前一亮,兩盞馬燈就晃得他們睜不開眼睛。

眾人一陣騷動,還沒等他們站起來,就聽到槍栓拉動時的鏗鏘,眼前那閃著光的,除了馬燈之外,還有幾把雪亮的刺刀,衝,是衝不出去的。

“把徐紹楨徐統制請出來。”那軍官說道。

屋裡的徐紹楨立刻蹦了起來,在眾人反應過來之前幾步就跑出了監房。

俘虜們面面相覷,卻聽外頭那軍官對徐紹楨說道:“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