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而對南方革命黨則持冷漠態度,投靠英國不現實。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既然投靠英國行不通,那麼,只能考慮一下英國的敵人了。

英國好比是一個規模擴張過度的連鎖企業,能守住現有地盤就很滿意了,他們不會去扶持一個潛在的對手,自己地盤上的那些小企業也必須按照英國的規矩發展,而且絕不能威脅到英國的利益;德國則與英國不同,它好比是一個正處於擴張中的連鎖企業,現有的地盤遠不能滿足它的貪婪,而偏偏有個英國企業霸佔著那些地盤不肯出讓,所以,如果有什麼小企業願意和英國打架的話,那麼德國人是會樂於在後面推上一把的,就算打不倒英國,至少也能叫英國無暇它顧,為德國企業贏得機會,至於那個小企業以後會不會威脅到德國利益,則不在德國人的考慮當中。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就算是個虛情假意的朋友,也有他的用處。

既然德國和英國不對付,那就打打德國牌,至於有沒有用,那就只能等了,反正手裡的好牌也不多。

要想讓德國注意到自己,就必須做出點讓德國人感興趣的事情,現在的德國政客最喜歡什麼樣的事情呢?

反英!

九江城的反英行動只是趙北向德國揮舞橄欖枝的第一步,如果有效的話,他還會繼續揮舞下去,直到合適的時候。

投機,這是穿越者不得不做的事,而且,由於知道歷史的發展脈絡,所以,這種投機往往贏面很大,至少不會一敗塗地。

有的時候,政治就是賭博,就是投機。

或者換一句中國式的政治語言來說,這叫“投名狀”,洋投名狀。

第040章 共和饅頭

斜陽西沉,將那天邊的晚霞映得通紅,九江城裡依然熱鬧。

摩肩接踵的街道上,一些士兵正抬著大筐前進,一邊敲鑼一邊吆喝。

“共和饅頭!共和饅頭!一根辮子換五個大饅頭嘍!”

人們紛紛好奇的望去,見那大筐裡裝滿大饅頭,個個都比碗大,與一般的大饅頭不一樣的是,這些饅頭上還寫著字,“鐵血共和”。當下,幾個乞丐立即絞斷了自己的辮子,提著辮子上前換了五個大饅頭,這一吃才知道,原來那饅頭上的四個大字是用紅糖加蜂蜜寫上去的,甜甜的,不比糖包差。

很快,全九江城都出現了這樣沿街叫賣的隊伍,“饅頭換辮子”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使城裡更加熱鬧起來,一筐筐的饅頭分發出去,換來得是一根又一根的辮子,等辮子將那筐裝滿之後,便當街堆起,澆上洋油,一把火燒掉,半座城都瀰漫著這種髮辮燒焦的氣味。

圍觀的人群爆發出陣陣歡呼,一根又一根辮子自覺的被人投進火裡,燒成灰燼,少數保守人士也只敢對著那熊熊火焰搖頭嘆息,不敢公然對抗,因為這是革命軍的行動,誰敢對抗,誰就是滿清走狗,抄家殺頭毫不含糊。好在革命軍總算沒有強行下令剪辮,不然的話,城裡的一些士紳或許該考慮一下出城躲避的事了。

“哎喲!我的辮子!我的辮子呢?誰偷了我的辮子?”

“你這潑皮!剪我辮子去換饅頭?討打不是?……來人,給我打!”

一些不願意拿辮子換饅頭的人很快發現他們的辮子成了某些饑民覬覦的目標,於是,在經過了一陣混亂之後,那些還堅持蓄辮的男人紛紛抱頭鼠竄,街上沒辮子的人頓時顯得多了起來。

在這些沒有辮子的人裡,兩個青年格外引人注目,因為他們不僅沒有辮子,而且穿的衣服也很別緻,據說那叫學生裝,是洋裝的一種,專給新式學堂的學生穿的。這兩位“學生”一位二十多歲,戴著學生帽,另一位更年輕些,沒戴學生帽,兩人的臉上帶著絲好奇,嘴角掛著微笑,滿意的看著那些滿街亂竄的辮子男們。

“喂!學生伢子,去投軍?先看看咱們的革命小冊子。”一個戴著“鐵血共和”臂章的壯漢走到那兩個青年跟前,從揹簍裡拿出來幾本小冊子,遞到兩人眼前。

兩個青年接過小冊子,看了看,相視一笑,其中一人對那壯漢說道:“這些小冊子我們在國外就看過了,這裡的《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還有你沒有的《洪秀全傳》、《天演論》,這些革命教材不少都是留學生編寫的,咱們兩人都會背了。”

那壯漢瞪著眼,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打量了兩人幾眼,將那幾本小冊子又搶了回去,放進揹簍,說道:“既然你們會背,那就用不著給你們了。”

見這壯漢轉身欲走,一個青年忙問道:“這位老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