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

“貴組織在國內的首腦是哪位?”趙北問道。

“湖南是焦達峰同志負責,江西是鄧文翬同志主持,不過他們尚未回國。”

趙北端起茶,沉吟片刻,說道:“實不相瞞,我軍彈藥也不充裕,太湖新軍參加秋操,本來就沒帶多少實彈,進攻九江,我軍又消耗了一部分彈藥,繳獲的武器也不多,對於貴會的請求,我是有些愛莫能助。不過,既然大家都是反清革命同志,援手還是可以伸一伸的。我跟你們亮個底,其實我軍馬上就要西征武漢三鎮,到時候佔領了漢陽兵工廠,就可以支援貴軍一些槍彈。如果貴軍到時能夠在湖南起義響應,我軍西征將更加順利。”

“可是,貴軍釋出的‘迥電’上說,貴軍的進攻目標是江寧和廣東啊。”彭漢遺問道。

“聲東擊西而已。”趙北放下茶盞。“進攻武漢有個不利的因素,那就是已經竣工的京漢鐵路,如果清軍沿著鐵路南下,可直達漢口,最多隻要兩三天的工夫,清軍就能鞏固武漢防禦。所以,我想將清廷注意力引向東邊和南邊。”

“如果清軍不上鉤呢?”彭漢遺問道。

“那也沒辦法,只能強攻。無論如何,都要拿下武漢,那裡不僅有兵工廠,還有鋼鐵廠、織布廠,是個工業基礎不錯的城市,又是九省通衢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考慮到武漢之戰很可能是一場硬仗,軍火消耗很大,目前我軍的武器彈藥只能自己使用,無法支援貴軍。”

“為何不直搗東南?那裡向為富庶之區,籌餉籌糧均方便一些。”彭漢遺又問。“兵工廠可不止漢口有,上海的江南製造總局也是座大兵工廠啊,李鴻章、劉坤一經營多年,機器裝置均為新式,所制槍炮不比鄂廠差,而山炮質量更佳,而且江寧尚有一座兵工廠,拿下東南,至少可掌握兩座兵工廠。而且,東南一帶革命力量基礎較好,一呼百應,如今江蘇第九鎮已為總司令控制,江蘇一帶清軍兵力空虛,若以第九鎮為先鋒,不惟江寧指日可下,便是整個江南的光復也不是難事。”

彭漢遺與孫武均感不解,目光投向趙北,看他如何作答。在他們看來,直搗東南是目前最佳方案,而逆流西攻湖北實在是有些冒險。

對此,趙北也曾有所猶豫,但一想到東南地區的特殊情況,他就打消了東征的念頭。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東南地區是同盟會、光復會經營多年的根據地,勢力錯綜複雜,根深蒂固,如果他率軍去了那裡,就等於是進了別人的地盤,成了客軍,到時候能不能控制軍隊還是其次,萬一惹惱了地頭蛇,甚至有可能被人幹掉,這可是歷史上的前車之鑑,不可不防;其二,東南雖富,但那裡也是列強勢力最強盛的地區,對於革命事業來說,牽絆太多,無法放開手腳進行革新,而且靠近海洋,列強軍艦隨時可以掩護步兵登陸。

反觀湖北,一向是革命黨人忽視的地區,那裡的同盟會、光復會勢力微弱,但又不是落後閉塞的地區,工業、商業都有一定基礎,如果趙北率軍佔領湖北,便是游龍入海,誰也控制不了他,雖然湖北的富庶遠比不上東南地區,但列強勢力卻相對較弱,依附於列強的買辦勢力也虛弱得多,如果想在那裡進行革新,應該是個好試驗場,何況,“湖廣熟天下足”,湖北、湖南早已成了中國的糧倉,一手有兵,一手有糧,到時逐鹿中原,誰又敢保證最後問鼎天下的人不是他趙北?湖北又向稱“九省通衢”,向西可直逼四川,向東則可順流而下,兵鋒直指江南,向南可橫掃西南,向北則可進取中原,退可以守,進可以攻,實在是塊割據稱霸的好地方。

當然,相應的,這也是塊“四戰之地”,如果沒有一定的信心,湖北確實不是根據地的首選,這恐怕也是孫武、彭漢遺更願意選擇東南方向的原因。

第042章 東進與西進(下)

看一下地圖就知道,湖北位於華中腹心,北有河南、陝西,南有湖南、江西,如果清軍在這四省擺下重兵,那就是南北夾擊、四面合圍的架勢,所謂“四戰之地”指得就是這種地方。

其實沒那麼恐怖,“四戰之地”也得看對手是誰。在趙北看來,湖北唯一的不利之處就是那條京漢鐵路了,那也是張之洞總督湖廣時的洋務新政之一,已經建成通車,不過是掌握在外國財團手裡。軍隊從直隸乘車南下,最多兩三天工夫便可抵達漢口,如果清廷調遣北洋軍由此南下湖北,那麼共和軍就將面臨一場真正的硬仗,歷史上的辛亥革命中,清軍正是由京漢路南下進攻武漢的。

如果這條鐵路晚通車幾年的話,西征就更有把握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