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我只是發一份通電,又不是要炮轟九江英國租界。你們未免太過謹慎,在外交這種事情上,一味的妥協退讓是不行的,該強硬的時候還是需要強硬一下,不然,誰都知道你是軟柿子,都想來捏一捏。再說了,英國現在的戰略重心在歐洲,在亞洲他們只能透過走狗日本維持局面,但是日本現在也沒有力量單獨干涉革命,它只能拉攏別的國家,可是德國、美國與日本不是一條心,狼上狗不上,成不了氣候。”

一旁的彭漢遺和孫武聽得一頭霧水,急忙打聽,藍天蔚將端錦和張彪逃到英國租界的事情略微講述一遍,兩人這才恍然,雖覺英國人做得不對,但趙北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不過既然自己不是趙北的參謀,那麼這種事情還是不要插嘴的好,何況,兩人來之前已經得知了那份“迥電”的內容,既然趙北能擁戴滿清大臣袁世凱做共和大統領,那麼,再發一份通電招惹一下英國人也不是什麼不可理喻的事。在兩人看來,面前這位“總司令”要麼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政客,要麼乾脆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愣頭青,機緣巧合混進了革命隊伍,遲早要吃大虧的。

對於兩人的心思,趙北雖不明白,但也能看出兩人的不以為然,不過目前來說,別人怎麼想他並不在乎,只要目的達到了,那麼手段再卑鄙也再所不惜。

這就是政治啊。

第043章 東京

公元1908年11月26日,日本,東京,牛込區,若松町。

一所毫不起眼的日式小院,由於位置偏僻,平時這裡安靜的很,但是現在,這裡卻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院前那條小街上站滿了身穿學生服、頭戴學生帽的青年男女,其中不少男子的腦後還蓄著辮子。

他們都是中國留日學生,既有公費生,也有自費生,平時不過埋首苦讀,或是為了振興國家,或是為了回國之後混個一官半職,光宗耀祖,衣錦還鄉,其中一些人參加了各式各樣的留學生組織,比如說同盟會、共進會、勤學社等等。

各人政治理念不同,主張不同,留學目的也不同,平時為了意氣之爭也沒少紅過脖子,甚至動過粗,各組織之間的齟齬、合作也或多或少的影響到這些留學生的思想。

由於清末列強侵凌、亂相紛呈,這些站在時代前列的中國青年開始認真探討祖國的出路,一些人選擇了知識救國,而另一些人則毅然投身革命,對於他們來說,只有暴力才能拯救這個苦難深重的古老民族。

這座日式小院對外的牌子是勤學社總部,但圈裡人和日本軍警都知道,這只是個幌子,其實,它的真正作用是作為同盟會日本總部的聯絡處,現在人望很高的孫先生已經被迫離開日本,主持同盟會總部事務的實際上是黃興、譚人鳳、宋教仁等人。

隨著孫先生的離去,以及同盟會這幾年在國內接連發動的反清起義的失敗,同盟會一時士氣消沉,這座日式小院也變得冷清起來,眾人為了革命前途爭論不休,同盟會開始出現裂痕,一部分持激進主張的人擅自組建了共進會,開始與同盟會分庭抗禮,這更削弱了同盟會的威望。

直到前幾天,這座小院才再次熱鬧起來。安慶新軍起義成功的訊息透過電報、報紙傳到日本,中國的留學生們被這一訊息震驚了,同時也興奮了,除了旗人學生和少數頑固派之外,多數留學生自覺的來到這座日式小院外,探聽訊息。很快他們就得知,主持起義的並非是同盟會,而是光復會,雖然兩個組織曾經合併,但在去年就再次分道揚鑣,各幹各的,互相也不通氣,所以,直到起義訊息傳到日本,同盟會才驚訝的發現,光復會已經走在了他們前頭,率先策動新軍反清。

不過,隨後拍來的電報讓同盟會略感欣慰,因為他們得知,參加安慶新軍起義的骨幹裡也有同盟會的幹部,只是人數很少,沒能起到領導作用。不過這已經足夠了,這就是擴大同盟會影響的好機會,何況,光復會雖然與同盟會分道揚鑣,但畢竟沒有公開宣佈決裂,所以,這次起義也可看做是同盟會與光復會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家革命目的一致,確實也說不上誰搶了誰的風頭。

眾人這幾日來聚在一起開會,商議回國參加革命事宜,但尚未議出個眉目來,又一個好訊息傳來:繼安慶新軍起義成功之後,參加太湖秋操的湖北、江蘇新軍數萬人也響應起義,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克長江中游重鎮九江,起義軍統帥趙北通電全國,宣佈誓師反清。

趙北的“迥電”一出,震撼的可不僅僅只有滿清朝廷,所有的留日學生乃至全世界的華人都為之精神一振,安慶、九江的起義表明,滿清的統治已是岌岌可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