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日本商人和企業利用臺灣島與福建相隔不遠的地理特點,以臺灣島為基地肆無忌憚的向大陸地區進行走私活動,這嚴重干擾了中國的對外貿易。
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日本政府那邊,沒有日本政府對臺灣島的殖民統治,就不會出現這些光怪陸離的景象,如果中國軍人能夠收復國土的話,這一切光怪陸離就會逐漸消散。
作為海軍軍人,他們當然也想收復國土,但是問題在於,以目前的國家實力,能做到這一點麼?臺灣島是遠離大陸的島嶼,如果海軍不強,那麼武力收復基本上不可能,即使陸軍和空軍能夠擊敗日本軍隊,日本政府恐怕也不會輕易放棄臺灣島,畢竟,日本在這裡經營了差不多二十年,對於日本而言,臺灣島的利益已經與日本帝國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以前,臺灣島與大陸之間的貿易佔整個島外貿易的一半以上,但是現在,經過日本殖民當局的精心策劃,臺灣島與大陸之間的貿易量已經下降到了微不足道的程度,而與此相反,臺灣島與日本的貿易額已佔全島貿易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臺灣島確實已成為日本東亞殖民貿易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東方印度”,確實不僅僅只是一個藍圖而已,日本政府正在將這一藍圖變為事實。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日本將臺灣島納入其東亞殖民貿易體系,這固然給日本的財閥和商人帶來了滾滾財源,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孤懸海外,臺灣島的防衛嚴重依賴於海軍艦隊,一旦日本海軍艦隊無法顧及,那麼,連線臺灣島與日本的海上航向就極易遭到攻擊。
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中國軍方才會將特混艦隊調往東海,執行海上襲擾任務,在分散日本海軍力量的同時,也對日本的對外貿易進行打擊,擊沉或者俘獲若干艘日本商船、貨船,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這些海上襲擊行動將嚴重動搖日本商人的信心,日本疲軟的國內經濟將更加雪上加霜。
不開戰則已,一旦開戰,全體國民必須拿出視死如歸的勇氣,這一點,是在開戰之前就已被中樞確定下來的戰略,因為中樞很清楚,日本政府絕不會講道理,不將日本人打疼,他們就不會妥協,更不會向中國讓步,必須讓日本人明白一個基本事實:為了維護國家利益與國民利益,中國中樞政府不惜抱著同歸於盡的想法與日本決一死戰,而且中國軍隊也有這個實力。
當然,中國軍隊的這個實力似乎不包括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對此,程璧光心裡非常清楚,也正因此,他才會急切的想將潛水艇部隊編入海軍直轄部隊。
在此次出擊東海的行動中,潛水艇部隊也派了兩艘遠洋潛水艇協助特混艦隊作戰,而且那兩艘潛水艇早在開戰之前就已前往臺灣島附近海域執行偵察任務,與其它的潛水艇不同,那兩艘潛水艇在特混艦隊司令程璧光下達攻擊命令之前是不會主動對日本艦艇採取攻擊行動的,以免打草驚蛇。
相比空軍,潛水艇執行海上偵察任務更為靈活,由於航程的關係,普通偵察機很難對臺灣島以東海域執行戰術偵察,但是潛水艇卻可以在臺灣島面向太平洋的一面執行偵察任務,而且它們做的也非常好,目前來講,兩艘潛水艇已經將臺灣島東部沿海地區偵察了一遍,這對於特混艦隊的行動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
現在,程璧光就坐在艦長室裡,研究著剛才收到的一封電報,這封電報是五分鐘前剛剛由在臺東海域活動的“鰩魚”號遠洋潛艇拍發過來的,內容就是日本艦隊的活動情況,根據電報上的情報來看,現在活動在臺東海域的日本艦艇不多,而且多是炮艦、佈雷艦一類的輕型軍艦,這些軍艦不僅數量少,而且分散,根本不是中國海軍特混艦隊的對手,現在出擊臺東海域,正是最佳時機。
“回電‘鰩魚’號,我艦隊已抵達預定海域,正等待增援艦隊趕來,在特混艦隊趕到一號海區之前,潛水艇部隊不得擅自發起攻擊。”
程璧光很快草擬好了回電,交給副官,命他去電報室拍發,然後走出艦長室,登上露天艦橋,舉起望遠鏡,向南方海面眺望。
他在尋找那支趕來增援的“增援艦隊”,那支驅逐艦隊是從廣東起航北上的,按照海軍部的部署,那支驅逐艦隊現在應該已經就在附近海域了。
一旦驅逐艦隊趕到,特混艦隊才真正名副其實。
第667章 特混艦隊(下)
正在趕來增援的驅逐艦隊與程璧光率領的巡洋艦隊有些不同,那支驅逐艦隊所裝備的都是清一色的國產驅逐艦,那種驅逐艦不僅速度快,而且火力猛,屬於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