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此刻,他就坐鎮於旗艦“河內”號戰列艦上,在夜幕中站在露天艦橋上,用望遠鏡向大東溝方向眺望。
對於東鄉平八郎而言,大東溝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當年,正是在這裡,清朝的北洋水師和日本的聯合艦隊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海戰,而當時,東鄉平八郎以海軍大佐的軍銜擔任“浪速”號防護巡洋艦艦長之職,並參加了那次海戰,也正是在那次海戰中,東鄉平八郎真正見識到了鐵甲艦的厲害,也正是透過那次海戰,東鄉平八郎真正成為“大艦巨炮主義”的狂熱信徒。
當年,清朝的海軍艦隊中以“鎮遠”、“定遠”兩艘鐵甲艦最為霸道,艦炮口徑大、裝甲厚實,在大東溝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為此吃盡苦頭,而在整場海戰中,那兩艘鐵甲艦雖然被日本軍艦集中火力攻擊,艦體傷痕累累,但是始終沒有沉沒,這給了日本海軍強烈刺激,從那之後,日本海軍的發展方向就是“大艦巨炮”。
現在,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戰隊已經足以傲視遠東,反觀中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實力仍然是那些的弱小,反倒是那些潛艇部隊給日本艦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潛水艇,也正是在這場中日戰爭中第一次顯示出它那與眾不同的戰術原則。
第724章 關鍵時刻
中國海軍的潛水艇給日本海軍造成了巨大損失,一度使日本海軍在世界海軍強國面前表現得像個小丑,這使日本海軍高層人物不得不檢討他們的戰略與戰術。
東鄉平八郎也檢討過日本海軍的發展戰略,不過他依然堅持“大艦巨炮”主張,他認為,中國海軍在這場戰爭中所取得的驚人戰績並不只是先進武器本身所帶來的優勢所致,更是先進的戰術思想所致,在這一點上,倒是與當年的那場大東溝海戰有些類似,當年,清朝的海軍奉行橫隊戰術,試圖依靠亂戰、撞擊以及艦首火力擊敗日本聯合艦隊,而日本海軍奉行的戰術思想卻是縱隊戰術、舷側火力制勝思想,而那場海戰的結局證明,日本海軍的戰術思想是海軍發展的正確方向。
潛艇的戰術是什麼?日本海軍一度以為潛艇只能用來執行海上警戒任務,但是在經過中國海軍的潛艇戰術實踐之後,日本海軍突然發現,潛艇並不只是一種防禦性的武器,它的進攻性相當強悍。
面對如此結論,東鄉平八郎只能扼腕嘆息,當初如果不是在情報上受到了誤導,或許日本海軍不會如此輕視中國的潛水艇部隊,日本海軍的注意力都被中國向美國訂購的那兩艘大型襲擊艦吸引過去了,確實忽視了中國的潛水艇部隊。
現在,日本海軍醒悟過來了,但是目前確實還找不到有效的反潛手段,不過日本軍部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不管怎麼樣,先把日本陸軍的增援部隊扔到陸地上再說。
按照軍部以前制訂的作戰方案,聯合艦隊必須護送日本陸軍在遼東半島登陸,第一批先遣隊就是在大孤山港登陸的,但是第二批增援部隊卻改變了登陸地點,不再在遼東半島登陸,而改在鴨綠江口實施登陸作戰。
甲午戰爭中的那場大東溝海戰就是因為護航任務引發的,只不過當時負責護送陸軍登陸的是清朝的北洋水師,而日本的聯合艦隊承擔的則是截擊任務,由陸軍的登陸行動而引發一場海戰,這就是制海權的體現。
雖然當年北洋水師在海戰中戰敗,但是畢竟完成了掩護陸軍登陸的任務,雖敗猶榮。
現在,日本聯合艦隊能不能完成護送陸軍登陸的任務呢?對此,東鄉平八郎心裡有些惴惴,他還是擔心遭到中國潛水艇的襲擊,大東溝並不是戰列艦作戰的好戰場,但是對於那些神出鬼沒的潛艇而言,這裡就是理想的獵殺場,而獵物就是這些遊弋在大東溝海域的日本軍艦。
為了防備中國潛水艇的攻擊,東鄉平八郎下令艦隊實施了燈火管制,而且將部分輕型軍艦調往鴨綠江,既能避開潛艇攻擊,也能運載一部分陸軍部隊登岸。
大東溝位於鴨綠江口,這裡漲潮退潮時海岸線起落明顯,對於登陸行動而言,這裡並不是理想的登陸地點,但是由於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堅持在大東溝實施登陸作戰,因此日本海軍軍令部也只能命令聯合艦隊配合陸軍的行動。
對於陸軍參謀本部的登陸方案,東鄉平八郎是持反對意見的,在他看來,即使去大孤山登陸,也比在大東溝登陸更為明智,當然,按照東鄉平八郎的意思,最好的登陸地點應該選擇在山東或者福建一帶,選擇山東,是因為日軍曾在甲午戰爭時在山東實施過登陸作戰,而且山東現在是德國的勢力範圍,在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