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但是回電卻遲遲未到,直到大島義昌下達了出軍命令,日本戰時大本營的回電才姍姍來遲。

“閣下擔心不無道理,但是旅順事關帝國利益,必須冒險。”

看著這簡短的回電,東鄉平八郎只能長嘆一聲,走上露天艦橋,舉著望遠鏡,向大孤山方向眺望,由於距離遙遠,他只能模模糊糊的看見一些光亮,日本陸軍先遣隊已經在向西推進了。

作為一名老練的職業軍人,東鄉平八郎為這支陸軍部隊的前途感到擔心,大島義昌或許是個合格的陸軍將領,可是他面對的敵人也絕非昔日那個“東亞病夫”,在這場中日戰爭中,中國軍人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智慧,並將戰術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跟這樣一個對手作戰,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而且必須能夠應對中國軍隊的新式武器,但是顯然,目前的日本陸軍中並沒有這樣的指揮官,像大島義昌這樣只在當年的那場日俄戰爭中學會“肉彈攻勢”的軍官卻是隨處可見。

“這場戰爭,帝國真是處處被動啊。”

望著那夜幕中的光亮,東鄉平八郎嘆息了一聲,他現在所能做的,也僅僅只是嘆息而已。

第697章 再次接觸

夜深人靜,燈火闌珊。

現在已是半夜十一點鐘,雖然多數北京城的居民都已入睡,但是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莫理循依舊沒有結束他的工作,像往常那樣,他仍在燈下忙碌。

這是一篇關於中日戰爭的綜合論述稿,莫理循必須在天亮之前完成,現在他已將草稿寫好,正在進行最後的潤色。

現在莫理循就居住在北京城東交民巷的英國駐華公使館裡,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邀請他住在這裡的,之所以這麼熱情,主要是出於感謝,莫理循在旅順遭空襲當天所拍攝的那些戰地照片讓朱爾典多少挽回了一些英國政府對他的信任,他當然對莫理循非常感激,於是熱情的邀請他在公使館住下,並承諾給莫理循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新聞。

至於莫理循,他之所以住在公使館裡,倒不全是出於虛榮,他很清楚,這場發生在遠東的中日戰爭關係到整個世界的格局,英國政府不可能不聞不問,實際上,朱爾典也告訴過他,從戰爭一開始,英國政府就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而且試圖對此進行國際調停,只是因為中國和日本都不想在決出勝負之前就坐到談判桌前去,因此英國政府的調停努力目前並無任何效果,但是另一方面,英國政府並沒有放棄努力,仍在各方之間奔走,試圖聯合美國、法國、俄國、義大利、比利時等國再次進行調停,如果能夠達成調停的話,朱爾典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將這個報道權交給莫理循,也正因此,莫理循才會住在英國公使館裡,守株待兔。

不過在拿到關於國際調停的報道權之前,莫理循並非無事可幹,他全力以赴的報道著此次中日戰爭的發展情況,本來,他是打算親自趕去前線的,但是由於中國軍方拒絕給外國記者前線採訪權,因此,莫理循只能坐在後方,利用他多年以來建立起來的關係網,從中國的政客那裡獲得足夠的訊息,這些天裡,黎元洪、湯化龍那幫高官都是莫理循採訪的重點物件,他們透露的訊息往往比中國中樞政府的新聞發言人透露的訊息更詳細,因為他們的訊息來源正是總統府,那裡就是這場戰爭的指揮中樞,而且總統先生顯然也非常樂於透過黎、湯二人間接的透露那些不方便直接透露給記者的訊息和看法。

必須承認,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的表現可圈可點,從那些在新聞釋出會上釋出的戰地照片來看,中國軍隊不僅在空中佔盡優勢,而且在陸地上也進展順利,日本軍隊顯然已經難以招架住中國軍隊的凌厲攻勢,而且從戰略上看,從戰爭一開始,日本就全面落在下風。

換句話說,對於這場中日戰爭,中國中樞政府是做了充分準備的,從輿論到後勤,從軍隊到民間,各個方面都準備的非常充分,這就像是幾十年前爆發於歐洲的那場“普法戰爭”,表面上看,這場戰爭的爆發是偶然的,但是實際上,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的,那位“狂人總統”從上任的那一刻起,實際上就在準備著這場戰爭。

也正因此,莫理循現在的這份綜合論述稿所起的題目就是《不可避免的戰爭》,他希望能夠透過仔細的分析,將此次戰爭爆發的整個過程展示給讀者,同時也分析一下這場戰爭為什麼不可避免,以及戰爭結束之後遠東地區的戰略格局走向。

以前,莫理循曾準確的預言到了“遠東狂人”的上臺,現在,他打算再做一次預言,對遠東格局進行一次預言,如果將來的遠東局勢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