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還有幾艘魚雷快艇,與渤海北部遼東灣葫蘆島的那支分艦隊的魚雷艇一樣,這些潛伏在鴨綠江口的魚雷快艇重量很輕,在必要時可以直接拖上岸,用火車運走。
這支埋伏在鴨綠江口的艦隊代號“野鴨部隊”,“楚觀”號就是這支袖珍艦隊的旗艦。
現在,那艘“楚觀”號炮艦已經發現了從上游駛來的那艘日本炮艦,於是,沒有任何猶豫,“轟”的一聲,艦艏的那門120毫米艦炮就開火了,與此同時,露天艦橋上的那門20毫米機關炮也開始向那艘日本炮艦射擊。
一場水面戰鬥就這麼在鴨綠江那狹窄的航道上展開了。
第680章 國戰(上)
作為“野鴨部隊”的旗艦,“楚觀”號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可觀的,這艘淺水炮艦由前清湖廣總督張之洞向日本船廠訂造,同型艦共有六艘,“楚觀”號是第五艘,於1906年建成歸國,編入江防艦隊,“楚觀”號炮艦長六十公尺,寬九公尺,吃水兩公尺,標準排水量七百五十噸,載煤量一百五十噸,最高航速十三節,全艦編制八十五人。
由於一開始訂購之時就考慮到了近海作戰的需要,因此,“楚觀”號的火力比普通的炮艦要強很多,艦艏和艦艉各安裝有一門120毫米艦炮,另有兩門75毫米副炮,比起日本海軍裝備的遠洋炮艦,“楚觀”號的火力並不遜色,完全可以在內河作戰中壓制住多數普通炮艦。
現在,與“楚觀”號對陣的那艘日本炮艦就是一艘小型炮艦,艦上最大口徑的艦炮也不過40毫米,遠不是“楚觀”號的對手,更何況,“楚觀”號露天艦橋上安裝有一門20毫米高射炮,放平了打,火力也非常兇猛,開戰之後幾乎只短短十幾秒鐘的時間,那艘從鴨綠江上游過來的日本炮艦就完全失去了還手之力,木製的甲板和海圖室也燃起了熊熊烈火。
“轟!”
“楚觀”號又是一顆120毫米主炮炮彈打了過去,正中那艘日本炮艦的艦艏吃水線處,將那薄薄的鋼板穿透,並在船艙裡爆炸,這顆炮彈非常致命,幾乎中炮的同時,那艘日本炮艦就開始下沉。
不過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那艘日本炮艦就坐沉在航道上,只有上層建築還露在水面之上,沒死的日本水兵紛紛跳船逃命,泅水游到鴨綠江朝鮮一側的岸上,並迅速跑得沒影了。
這場水面戰鬥就這麼迅速結束了,躲在山腳下觀戰的遼寧省軍第十六師的官兵們高興的吆喝起來,不少人乾脆衝到岸邊,搖著旗杆,向“楚觀”號高聲喊叫,另一些士兵則用手裡的步槍向對岸逃跑的日軍開火射擊。
張作霖饒有興致的坐在土坡上,看著“楚觀”號向上遊“吭哧吭哧”的駛過來。
“楚觀”號上的水兵很快也發現了岸邊的那群中國士兵,但是並沒有立即靠岸,而是放下一艘舢板,載著幾名軍官在鴨綠江中國一側登了岸。
張作霖興沖沖迎了上去,一問才知道,這幫海軍軍官想找個可以停泊“楚觀”號的港汊,而且要求就在附近。
這可難不倒張作霖,他率部過來已有幾天時間,知道有一條支流就在上游不遠的地方與鴨綠江匯合,那裡就是一處不錯的港汊,位置隱蔽,適合防禦,而是水深也足夠“楚觀”號航行,於是二話不說,叫了兩名士兵,讓他們領著海軍軍官們趕去上游檢視港汊位置,而他則留在這裡,指揮水性不錯的軍官和士兵游到那艘坐沉在鴨綠江航道上的日本炮艦那邊,看看能不能撿些“洋落”。
官兵們忙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從那艘日本炮艦的船艙裡撿了兩把武士刀、一些槍支彈藥,以及幾份軍用地圖,不過已被江水溼透,有沒有利用價值還是兩說,唯一讓張作霖比較滿意的是,那兩挺哈奇開斯機關槍完好無損的成為了戰利品。
就在張作霖指揮部下撿“洋落”的工夫,從鴨綠江下游又駛上來五艘很小的軍艦,也打著中國的國旗,張作霖向一名參謀詢問,這才得知,這叫“魚雷快艇”,雖然船體不大,但是速度卻很快,與老式的魚雷艇相比,這種魚雷快艇更機動靈活。
雖然對於這種魚雷快艇能否在這鴨綠江裡扔魚雷表示懷疑,但是參謀卻非常肯定,魚雷快艇上的那門20毫米機關炮絕對不是吃素的,而且他同時認為,現在中國內河艦隊突然開進鴨綠江,此舉很可能表明,中樞將在這一帶地區有所動作。
聽了參謀分析,張作霖也不敢怠慢,急忙下令部隊調頭往司令部趕,看看司令部那邊是否已收到了上頭的命令。
等張作霖率領巡邏隊趕回土城子司令部時,已是下午五點鐘了,而且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