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許英國軍艦進入港口補給,卻不許咱們的軍艦進去,國際海洋公約可沒這麼規定。”
一名副官站在魯平身邊,陰陽怪氣的嘀咕了幾句。
魯平淡淡一笑,並沒有將這個話題延伸下去,因為他很清楚,所謂海洋公約不過是強者制訂的,弱者必須遵守,而強者則未必會將其放在眼裡,這個世界很現實,真要是就這個話題扯起來的話,那可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討論清楚的。
兩個小時後,那兩名奉命登岸前往中國駐巴達維亞領事館的副官返回了“綠林”號,而且將領事先生也領過來了,透過領事先生,魯平終於證實了中國與日本已經停戰談判的訊息。
除了中日停戰談判的訊息之外,那兩名副官還給魯平帶回了一封密碼電報,這是海軍部拍過來的,不過卻並不是海軍部的意思,而是轉發統帥堂的命令,這個命令是由總統親自下達的。
“茲命你艦在巴達維亞多做逗留,並尋機制造事端,試探荷蘭政府底線。”
這個命令使用的是特級密碼,由魯平親譯電報內容,看過之後,他立刻銷燬了電報,然後走上了艦橋,向下級軍官下達了命令。
“下令,‘赤眉’號轉舵,航速五節,官兵進入戰位,但是不要移動炮口。”
接到魯平的命令,“赤眉”號的艦長、操舵兵、值班軍官都非常驚訝,艦長忍不住用無線電報提醒了一聲。
“司令,這樣走的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駛入巴達維亞領海的,可能會引起中荷兩國外交糾紛。”
“下令,‘赤眉’號轉舵,航速五節,官兵進入戰位,但是不要移動炮口。執行命令!”
魯平面無表情的重複了一遍命令,這種時候他不需要多做解釋,軍人就是應該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即使上級下令撞向礁石,下級軍官也必須按照命令執行。
所以,值班軍官立即服從了命令,將司令的命令重複了一遍,於是,十五分鐘後,在眾目睽睽之下,“赤眉”號遠洋襲擊艦就駛進了巴達維亞領海,出現在了巴達維亞海岸要塞炮的瞄準視線範圍之內。
第790章 巴達維亞(上)
作為王國政府任命的東印度殖民地總督,範。伊登伯格先生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比較煩,一方面是殖民地日益覺醒的土著民族的民族意識,另一方面則是婆羅洲地區出現的武裝叛亂活動,前者屬於老問題,而後者則是新問題,新問題與老問題交織在一起,讓伊登伯格先生非常的煩惱,以致於完全沒有心情去度假。
關於殖民地日益覺醒的民族意識問題,這個問題可追溯至幾十年前,當時荷蘭的一位庫普博士就曾在他的著作裡提到過東印度殖民地的土著民族的自我認同問題,他認為要想消除日益覺醒的土著民的獨立意識,就必須首先解決他們的“福利”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核心又集中的體現在參政問題上,庫普博士主張給予土著民以少量的政治上的權力,以換取他們對王國政府的“忠誠”。
就是這位庫普博士,後來做了荷蘭的內閣總理,他的這種用“福利”換“忠誠”的主張也就廣為人知,後來的荷蘭社會黨人也進一步將這個理論進行了發揮,主張“東印度政府應該為東印度人民服務”,而根據這一構想,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權力最終將由海牙轉到巴達維亞,從歐洲殖民官員手裡轉到印度尼西亞的地方官員手裡,從總督手裡轉到地方政府手裡,並最終達到“自治領化”的偉大目標。
但是這種主張僅僅只是一種障眼法,只是用來安撫土著居民中的那些知識分子,作為已對東印度群島殖民了數個世紀的歐洲國家,荷蘭從來也不會主動放棄對東印度群島的統治,只是因為形勢的變化,才迫使荷蘭政客不得不改變策略,以緩和土著民的反抗情緒,而這種反抗情緒自從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之後就一直處於膨脹之中,日本擊敗俄國,確實間接衝擊了歐洲人對亞洲的殖民統治。
所以,關於最近幾年東印度殖民地的民族意識覺醒問題,伊登伯格總督並不承擔主要責任,這個責任應該由他的前任承擔,至少伊登伯格本人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婆羅洲地區的武裝叛亂問題就不是可以輕易推卸責任的了,而且這個問題才是伊登伯格總督最頭疼、最煩惱的問題,這位總督先生從來就沒有想過,一幫朝鮮僑民竟然會在東印度群島發動武裝叛亂,而最為讓人感到無奈的是,這些武裝叛亂分子的叛亂藉口是“英國的敵視”。
英國敵視你們,你們就去跟英國搗亂麼,到這荷蘭殖民地搗亂,是不是看錯地圖了?
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