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考試,被清廷授予譯科進士的頭銜,然後跟著伍廷芳出使美國、墨西哥等國,任二等參贊,從此之後才算是半路出家,開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為了做好外交官,他甚至再次進入美國大學,專攻國際法。
顏惠慶並不是一個革命派,他是一個傾向於改良的人,也正因此,在聯合陣線最初與北洋集團進行政治交易的時候,北洋集團看好他,讓他做了外務部次長,這個位子一坐就是好幾年,直到伍廷芳辭職,顏惠慶終於成了外務部一把手。
可以說,顏惠慶的總長位子是撿來的。
既然是撿來的,這坐著就不是非常舒服,顏惠慶心裡也很清楚,他在總統的心目中只是一個過渡人物,其實總統真正看好的外務總長人選還是那個遠在俄羅斯的唐紹儀,只不過現在唐紹儀還沒有接到回國述職的命令,因此,這個外務部總長的位子還得由顏惠慶暫時坐著,至於什麼時候讓賢,這得看總統什麼時候打算將唐紹儀調回國。
雖然如此,但是顏惠慶還是決定好好表現表現,過去,他還可以指望與國民同盟搞好關係來取得盟友的支援,但是現在,隨著總統訓政可能性的增加,顏惠慶理智的與國民同盟疏遠了關係,並且刻意的與總統跟前的幾位紅人套近乎,黎元洪、湯化龍,這都是顏惠慶這些日子裡酒桌上的常客,顏惠慶的如意算盤就是,緊靠大樹,維持局面,至少將這外務部次長的位子保住。
要想保住目前的地位,僅靠同僚的提攜是不夠的,還必須讓總統看到自己的才幹,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