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鼓勵對方暢所欲言。
透過王揖唐的講述,趙北基本上肯定了他以前的推測,現在的日本,正處在一個歷史的岔路口,是向左邊走,還是向右邊走,目前的日本國內各種勢力正在進行激烈的鬥爭,體現在理論上,就是“國際過激派主張”和“國家主義主張”,前者來自於旅俄日僑,他們深受俄國蘇維埃革命的影響,提出要用蘇維埃的信仰改造日本社會,至於後者,其實就是“軍國主義”,持這一立場的除了日本軍方人物之外,日本政客和財閥也對此非常感興趣。
無論是右翼還是左翼,都對王揖唐這個人很感興趣,當王揖唐在日本進行友好訪問時,所受到的接待規格很高,僅次於政府要員的正式外交訪問,在訪日期間,王揖唐不僅會晤了日本首相和許多日本政府官員,而且也與日本軍方有所接觸,雖然名義上,王揖唐是以私人身份訪日,但是他的身份很特殊,有官方背景,所以,王揖唐此次訪日其實是中日兩國政府達成的一個默契,也正因此,日本國內的左翼勢力與右翼勢力都很重視拉攏王揖唐,試圖透過他加強與中國政府的聯絡,倚為外援。
“日本首相閣下建議,中日兩國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維護‘遠東緩衝區’的和平,抵制赤俄勢力的威脅,防止兩國國內出現赤色風潮。”
講到俄國形勢時,王揖唐的神情立刻為之一變,變得忿忿然起來,對日本國內的工運非常惱火,同時也對歐洲各國的工人運動表示了強烈反對,然後才話鋒一轉,大讚趙北英明睿智,將國內治理的井井有條,農民不造反,工人不罷工。
聽到這裡,趙北淡淡一笑,英明睿智,這多少有些過譽,不過王揖唐說的也沒錯,自從歐戰結束之後,世界經濟蕭條,各國都發生了政治動盪,再加上協約國對蘇俄的軍事幹涉,各國左翼運動風起雲湧,日本也被牽連,城市和鄉村都發生了民眾暴動,也正因此,日本財閥才會急於向右翼勢力尋求幫助,試圖利用軍國主義平息日本國內的混亂局面。
在世界政治動盪中,只有中國顯得平靜,這是因為趙北早就做好了應對經濟蕭條的準備,同時也利用被改造過的民間社團的力量維持著社會秩序,當年的那些會黨現在就是協助地方政府控制社會秩序的有效組織,這種方法效果相當明顯,即使出現由社會團體發起的示威活動,也很快能被平息下去,而且基本上不會看到暴力。
不過,俄國革命的影響還是滲透進來,現在,個別地方已經出現了反對趙北統治的聲音,雖然這些聲音很快就被支援趙北的聲音壓了下去,但是趙北也清楚,只要經濟繼續蕭條下去,社會的動盪是不可避免的,而政治與社會上的的管制狀態也會越來越緊。
社會在矛盾與鬥爭中前進,趙北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也不相信他能永遠正確,所以,現在他就必須做好準備,以迎接那場影響更為深遠的世界經濟大蕭條。
派王揖唐去日本訪問,這本身就是趙北對日本社會的一個試探,畢竟,歷史已因為他的干涉而變得面目全非,距離趙北越近的國家受到的影響也越深刻,日本尤其如此,所以,趙北想知道,日本今後還會不會走上軍國主義道路。
日本必須繼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不然的話,中國就必須直接面對歐美列強,那就與趙北制訂的中國利益最大化的戰略相沖突了,所以,如果日本不想走軍國主義道路的話,那麼趙北倒是不介意幫日本走上這條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從王揖唐講述的他在日本國內的所見所聞來看,現在的日本就站在岔路口,一邊是蘇維埃日本,另一邊是軍國主義日本,到底該走哪一邊,日本人正在激烈的爭論。
王揖唐講述完畢,趙北並沒有立即做出判斷,這非常困難,因為歷史細節改變得太多,現在的日本,其經濟上的困難局面比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更為嚴重,主要原因是因為在歐洲戰爭中,中國與日本一起分享了歐洲戰爭的紅利,世界的經濟蛋糕就這麼大,中國多吃一口,日本就少吃一口,所以,現在的日本比另一個時空位面的日本所遭到的經濟危機打擊更沉重,表現在工業上,是失業者更多,米價更貴,表現在社會思潮上,就是“國際過激派”的泛濫。
“國際過激派”就是蘇俄為代表的布林什維克和他們的主義,早在俄國革命爆發之前,日本國內就已出現與之類似的主義宣傳,俄國革命爆發之後,隨著蘇俄紅軍在軍事上的勝利,日本國內也受到了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主義。
出於對國際過激主義的恐懼,日本財閥和軍部決定用軍國主義和法西斯思想與之抗衡,於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