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發展協會正在德國境內進行人才徵集,也正是因為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的不偏不倚的立場,現在這項工作進展順利,許多中國工業升級所急需的專業人才已經登上了前往中國的郵船。
雖然報名者更多的目的是為了掙錢,但是不可否認,德國技術專家的愛國情緒告訴他們,如果將來德國需要復仇的話,中國或許是一個儲存德國技術力量的好地方,既然協約國禁止德國製造軍用飛機、重炮、坦克、潛艇、主力艦,那麼,德國就將這些技術迅速轉移到中國去,德國人完全相信,這些軍事技術在中國一定會繼續發展下去,直到德國需要這些技術的時候,它們會迅速回到德國人手中去,為德國的再次崛起貢獻力量。
一個真正具有戰略眼光的大國是絕對不會將目光侷限在什麼國際組織的代表席位上的,顧維鈞很清楚中國現在最需要什麼,中國不需要什麼投票權,中國需要的是技術,技術,還是技術!
也正因此,顧維鈞並不為沒有得到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而感到沮喪,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就在昨天,就在國際聯盟成立簽字儀式上,顧維鈞沒有在條約上籤下他的名字,所以,從法律意義上講,中國雖然全程參加了巴黎和會,並在和會上發揮了一些作用,但是現在,中國卻拒絕加入這個國際組織,中國不是國聯成員國。
這當然不是顧維鈞自做主張,這實際上是來自中國總統府統帥堂的最高命令,是趙北命令顧維鈞不在國聯成立條約上簽字的,趙北的意思很清楚,這個國聯,中國不稀罕,也不加入!
從那一刻起,中國的立場就立刻明朗起來,各國政府終於明白,在今後的若干年裡,中國將繼續奉行“絕對中立”原則,孤立於國際聯盟之外,以一箇中立國的身份參與國際事務,沒有國聯的那些條條框框的束縛,中國的行動將更加自由。
或許是顧維鈞的行動太過驚世駭俗,這引起了普遍的猜測,誰也不清楚那位“遠東狂人”到底在打什麼主意,是他看不上國聯這個國際組織?還是認為在國聯常任理事國的安排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雖然各國代表無法理解中國代表的行動,但是當中國代表拒絕在加入國聯的條約上簽字之後,幾個亞洲小國也緊隨中國代表腳步,沒有出席簽字儀式,直到這時,一些國家的代表才領悟到了一點。
亞洲,確實是打算走自己的路了,而中國無疑將成為英國、法國在東方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至於亞洲的另一個大國,日本則表現出了優柔寡斷、首鼠兩端的性格,一方面,日本代表對中國代表拒絕出席國聯成立簽字儀式表示理解,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代表又迅速在條約上籤了字,並在英國、法國的支援下成為了國聯常任理事國,成為亞洲國家在國聯中最有力的代表,甚至可以代表亞洲說話。
但是日本政府真的能夠透過國聯達到目的麼?對此,不僅趙北不看好,就連顧維鈞也不看好,原因很簡單,既然連美國都覺得在國聯無法施展拳腳,那麼以日本的國力,又怎麼可能與英國、法國平起平坐呢?日本在國聯常任理事國的位子上不過就是一個陪襯的角色而已,想達到日本的戰略目的,未免有些一相情願了。
坐在椅子上,思考著國聯問題,顧維鈞一時有些走神,直到周圍響起掌聲,他才收斂心神,這才發現,對德和約已經宣讀完畢了,一共四百零六條,條約將在次年正式生效,屆時,德國將成為國聯砧板上的肉,怎麼割,由誰來割,都由這份冗長的和平條約來決定。
“這真是一份和平條約麼?不,這只是二十年的休戰。”
顧維鈞突然想起他離開北京之前趙北跟他講過的那些話,當時,他還認為趙北對世界和平太過悲觀,但是現在,透過這份對德和約,顧維鈞也看到了未來的歐洲戰火與硝煙。
世界上的任何強大民族都不會屈服於強權,中國不會,德國也不會,在顧維鈞看來,這份對德和約是一份完全失敗的和約,如果真要瓦解德國人的復仇心的話,要麼乾脆按照法國的建議那樣完全肢解德國,使其不再成為一個主權國家,要麼就讓德國人民看到歐洲各國的和平誠意,而不是將德國逼上絕路。
狗急跳牆,人急上房,把人逼急了,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這不以戰勝者的意志為轉移,也不會因為戰敗者的一時虛弱而改變,德國現在還擁有足夠的人口和領土,只要假以時日,德國未必不會恢復國力,而到了那時候,或許英國、法國就會為這份既不能制止戰爭、也不能消除憤怒的和平條約付出沉重代價了當然,這種情況對於中國的崛起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