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畫上了一個句號,雖然黎元洪有意請他出任幕僚長,但是楊度對黎元洪的治國能力毫無信心,所以也就拒絕了黎元洪的邀請,轉而將精力放在了信仰的發明上。
楊度自認為學貫東西,對於發明新的現代化的信仰體系充滿信心,這幾年裡,他也頗有心得,他決心將儒家學說、墨家學說、法家學說、道家學說……這些上古學說通通糅合起來,創造一種新的理念。
這可不容易,所以到目前為止,楊度還沒有拿出一個草案,爭論還在繼續,可是這手頭的研究經費已經告罄,迫不得已,楊度只好再次出門化緣,趕去西山,找“趙大財主”化緣。
“趙大財主”就是趙北,自從下野之後,趙北一直透過他的那位大舅子在金融市場上搞投機買賣,在政治上他很有手段,經濟上也很有能耐,短短几年工夫,就利用當年國會獎勵給他的那筆特殊獎金將自己變成了大富翁,並利用那場經濟大蕭條將名下的實業又迅速擴充了好幾倍,用極廉價的方式組建起了一個相當有規模的商業帝國,別的金融投機客多半在這場經濟大蕭條中賠得找不到方向,只有趙北和少數商界奇才能夠在危機中抓住機遇,並利用機遇賺取利潤。
趙北同時也扮演著“趙大善人”的角色,別的財主對窮人幾乎是一毛不拔,但是趙北卻對窮人非常慷慨,經濟大蕭條之後,各地的慈善組織都得到了大筆捐款,雖然捐款人最初是匿名的,但是在執著的記者的追蹤之下,最終,這些捐款的捐贈人都指向了這位曾經的“狂人總統”的大舅子,而根據保守的估計,大舅子的捐款足以養活數百萬失業者,雖然捐款人是大舅子,但是許多人都猜測,“指使者”就是大舅子的妹夫趙北。
雖然趙北一直在西山“隱居”,幾乎不過問政治,但是對社會公益事業是很熱心的,這一點,楊度也看到了,所以,他也向趙大善人伸出了求援之手,要求趙大善人為他的這個“中華諸子百家研究會”提供經費。
起初趙北對楊度的想法不是很樂觀,但是架不住楊度軟磨硬泡,最後還是拿出一筆錢資助了楊度的這個信仰發明工程,現在,楊度的研究工作又出現了經費短缺情況,於是,他首先就想到了這位隱居西山的趙大善人。
現在,楊度就在趕去西山“宅廬”的路上,所謂“西山宅廬”,就是趙北寓居的那所別墅,本來那別墅另有名稱的,叫做“西山莊園”,可是趙北在那裡住了段日子之後,就將別墅改名為“宅廬”了。
說句實話,對於“宅廬”這個名稱,楊度是很有些不以為然的,而對趙北自號“宅廬主人”的行為,楊度起初也是很不理解的,在他看來,趙北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卻突然激流勇退,這行動確實讓人很是困惑,不過在1931年危機之後,楊度豁然開朗,他終於明白,趙北眼光到底是遠超常人,或許正是因為看到了即將到來的世界經濟危機,趙北才會激流勇退,讓別人去接這燙手山芋。
雖然對於楊度的試探,趙北不置可否,但是楊度卻堅信,趙北現在只是在蟄伏,他很快就會復出的,所以,現在的宅廬就是“潛邸”,常往潛邸走走,對於楊度將來的仕途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也正是楊度經常往宅廬跑,而每次卻只要一點研究經費的主要原因,他需要一個光明正大的藉口去宅廬,跟這位雄心不減當年的“遠東狂人”加強交往,聯絡感情,以為將來政壇復起做準備。
今天趕去宅廬,楊度除了化緣之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與趙北討論目前的國內形勢,前幾天,他聽說幾座大城市先後爆發了大規模的民眾示威與請願行動,這代表著什麼?楊度確實需要跟趙北好好的研究研究。
就在楊度坐在轎車裡,一邊搖著摺扇,一邊琢磨著怎麼向趙北套話的時候,這輛“鐵騾”牌轎車卻突然停了車。
“老爺,前頭過不去了,路堵住了。”司機回頭說了一句。
楊度抬頭一望,好傢伙,前頭黑壓壓一片,都是看熱鬧的人,其中不少還是揹著行李的外地旅客。
這裡是北京北郊,在這裡有一座“北站”,是為了分流火車站客流而新設的一個小火車站,專門用來停靠從東三省和察哈爾、綏遠、熱河這些北方省份過來的客車,平時在這裡上下車的乘客數量雖然不少,但是也不太多,從來也不會出現這麼擁擠的情況。
“怎麼回事?你去問問。”
楊度吩咐司機下車過去詢問究竟,而他依舊坐在車裡,搖著摺扇,而且仍然不肯開啟車窗。
片刻之後,司機匆匆趕回,進了車裡,就對楊度說了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