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將引擎暴露在外,一左一右安裝在機身後段的斜上方,這種發動機佈局方式顯然影響了飛機設計師的設計,所以,這種飛機居然也擁有兩隻垂尾!
難道怪異的飛機設計也會殊途同歸?沈鴻烈心裡就是這樣的想法,他急切的想與飛行員交談一下,在不洩露機密的情況下問一問這種噴氣式攻擊機為什麼要設計得這麼醜陋不堪,這應該不是飛機設計師的能力問題,他們能設計出連美國人都豔羨不已的“閃電”,為什麼就不能設計出效能與造型同樣出色的噴氣式攻擊機呢?
很快,飛行員被帶了過來,他也是此次轉場編隊的隊長,而且還真不是外人,是沈鴻烈的老部下,原海軍航空兵部隊的俯衝轟炸機飛行員,海軍中校張宜武,不過現在,他已經不在海軍航空兵部隊了,而且軍銜也變成了空軍中校。
沈鴻烈不知道張宜武是什麼時候申請調去空軍部隊的,畢竟對方已經有幾年沒有見面和通訊了,於是先問了一下這個問題,這才得知,張宜武前兩年一直在航空學校擔任教官,“閃電”式噴氣機正式露面之後,張宜武曾讓好友趙啟文用教練機帶著他飛了兩次,從此就對噴氣式飛機上了癮,也是從那時候起,張宜武開始“轉行”,不想再飛舊式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