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起見,Q先生的私人司機聯絡了憲兵,這才得以擁有一輛開道的軍用摩托和一名掛著衝鋒槍的黨衛軍摩托車手。
很快,這輛豪華轎車駛進了日耳曼尼亞地堡所在的那片樹林,並在指定的地方停住了車,司機並沒有下車,也沒有給汽車熄火,因為他已經看到,Q先生正在一名元首副官的陪同下從一座地堡出口趕往停車場這邊。
等Q先生與副官道別,並坐進轎車裡之後,便拍了拍司機的肩膀。
“道森,現在幾點鐘了?”
司機看了眼手錶,他有些奇怪,Q先生一向重視時間,隨身帶表,為什麼現在要問他時間呢?
“已經十一點半鐘了,先生。您沒有帶表麼?”
“是的,上午走得太匆忙,沒有來得及帶表。”
Q先生點了點頭,這倒是實話,上午那位副官來“請”Q先生時是非常不耐煩的。
這輛轎車迅速調頭,駛出了日耳曼尼亞地堡所在的那片樹林,並重新回到了大道上,前頭還是那輛軍用摩托在為其開道。
“先生,今天的聚會時間很長,元首興致一定很高吧。”
司機好奇的詢問,也難怪他有此疑問,從他的經驗來看,Q先生以前參加元首的私人聚會,通常不會超過兩個小時,而今天,Q先生卻在元首的身邊呆了差不多一整天,確實讓人驚訝,畢竟,Q先生不是納粹黨的核心成員,他只是一名納粹運動的“同情分子”,與元首私交再好,也不可能耽誤元首的工作,現在,元首可是很忙的,不僅要應付英美盟軍的挑戰,還必須應付來自亞洲的壓力。
“是的,今天元首興致很高,他與我說了很多話,我們回首著往事,元首今天的談話興趣很濃,讓人詫異。”
Q先生點了點頭,淡淡的說了幾句,這其實只是敷衍而已,真實情況遠比他告訴這個司機的要複雜得多,實際上,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今天不是談話興致很高,而是心情很差,通常,在他心情很差的時候他總是會跟人羅嗦個不停,而且話題總是扯來扯去,今天,他找Q先生說話,就是為了排遣心中的積鬱,就像當年他組織納粹黨參加德國大選失敗時一樣,向身邊的人嘮叨個沒完沒了,而且在將話說完之前絕不睡覺。
其實希特勒心情差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昨天晚上從日本政府傳來了一個正式的回覆,日本政府告訴德國外交部,在結束與美國的戰爭之前,日本絕對不會向中國或者亞盟的某個成員國宣戰,也就是說,日本政府打算不承擔日德互相支援的軍事義務了,日本與德國之間的同盟條約名存實亡了。
“卑鄙無恥的日本人”,這是希特勒當著Q先生的面對日本政府的這個決定所做出的評價,也是唯一的評價,除此之外,在今天的聚會中,希特勒再也沒有正面評論過日本政府的“不宣戰”立場,他只是在跟Q先生和一幫納粹黨元老不停的嘮叨當年納粹黨還沒有進入德國國會和政府時的困難局面,從財政的拮据到人員的渙散,從敵對勢力的攻擊到內部的背叛,他幾乎是一個人將德國納粹黨從組織到發展再到崛起和掌權的整個過程複述了一遍,口才是沒得說,但是聽眾們卻都能夠聽出他內心的那種失落感,而Q先生更是聽出了希特勒內心的那種惶恐,那種不能也不敢向別人述說的惶恐與不安。
在Q先生看來,希特勒心情不好的直接原因確實是日本政府“不宣戰”的立場,但是這並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亞盟在伊朗戰爭問題上的行動。
在策動土耳其進攻伊朗之前,希特勒的如意算盤是亞盟外強中乾、不敢正面應戰,但是事實證明,他的這個如意算盤只是妄想,從戰爭爆發一開始,亞盟就採取了強硬立場,果斷的介入了這場戰爭,當時,希特勒曾以為這只是亞盟的虛張聲勢,他仍舊下令德國軍隊按照進攻計劃展開,直到佔領伊朗全境,從而控制這個中東油庫,然後再與亞盟討價還價,名正言順的將德國的腳踏進中東地區,為德意志第三帝國未來的工業發展控制能源產地,並打擊亞盟的自信與團結,為分化瓦解以中國為首的亞洲聯合體打基礎。
但是事實證明,希特勒低估了中國維護亞洲團結的決心,這個決心是以武力為後盾的,所以,當德國軍隊大舉入侵伊朗之後,亞盟安全理事會立刻就舉行了全體會議,跳過伊朗政府宣佈直接介入戰爭,同時向德國宣戰。
這是亞盟對德國的集體宣戰,幾乎在一天之內,德國駐亞洲各國使館都收到了參戰國的宣戰書,而之後,才是斷絕外交關係的照會,這是人類外交史上的一次空前事件,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