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時候,趴在地上是非常危險的,最好的避彈方法不是趴在街道上不動,而是應該迅速穿越街道,前往炮聲稀少的街區。
現在,祁乘風就正帶領著一隊傘兵,飛快的穿越這片危險的街區,因為那些炮彈的爆炸聲太熟悉了,那就是德軍的坦克在直射距離以內朝這邊的街道上打炮,炮彈一截一截的將分隔兩個街區的圍牆和建築打碎,以方便德軍步兵突擊,以前,德軍坦克是直接用車首撞開那些圍牆和建築,但是在中國傘兵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的威脅下,德軍的坦克手已經不敢這麼幹了,他們只能遠遠的將坦克停在開闊地上,然後朝目標開炮轟擊,以躲避那些致命的破甲火箭彈。
在昨天和今天的戰鬥中,這座城鎮基本上已經變成了廢墟,完整的建築沒剩下幾棟,德軍的榴彈炮已經將這座城鎮變成了瓦礫堆,不過事實證明,盲目的炮擊反倒幫助了防守一方,那無處不在的廢墟就是中國傘兵們最好的掩體,他們正是利用這些搖搖欲墜的建築或者已經變成廢墟的建築與進攻的德軍展開周旋的,在德軍士兵眼裡,那些看似毫無威脅的廢墟中往往隱藏著致命的殺機,詭雷、地雷還是其次,關鍵是那些幾乎無處不在的狙擊手,他們給德軍步兵造成了重大傷亡,而在這種巷戰的形勢下,所有的中國傘兵都可以被視為狙擊手,根本用不著專業的狙擊步槍,只用他們手裡那種與德軍步兵手中的STG44式突擊步槍一樣的自動步槍點射就可以了,在這種近距離的交戰狀態,只要你槍法不是太爛,就可以成為狙擊手。
現在,祁乘風的手裡就提著一杆B1936式自動步槍,這種步槍雖然連發射擊時精度不高,但是在近距離的巷戰中,如果使用單發射擊模式,也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突擊兵器,而且由於它從一開始設計就採用了摺疊式槍托,因此非常適合傘兵攜帶,這種自動步槍不僅是中國傘兵手裡最有威力的步槍,而且由於使用的子彈比德軍的STG44突擊步槍的子彈威力更大,因此可以在近距離隔著磚牆向躲在牆後的德軍步兵猛烈掃射,子彈足以穿透磚牆,並且用剩餘的動能殺傷牆後的德軍步兵,而德軍手裡的突擊步槍就無法做到這一點,只能使用機槍,而這也造成了德軍單兵火力不如中國傘兵。
雖然已是中國空降兵第一空中突擊旅的代理旅長,但是祁乘風仍然在親自參加戰鬥,現在橋頭堡的戰鬥已經到了關鍵時候,每一個可以拿得動步槍的人都必須參加戰鬥。
剛才,祁乘風已經將守衛鐵路橋西側橋頭堡的部隊全部撤到了東側橋頭堡,而現在,他正帶領一支增援分隊趕往鐵路橋的引橋陣地,那裡剛才又爆發了一場激烈戰鬥,德軍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試圖奪取引橋陣地,從而將整座鐵路橋重新控制住,現在,祁乘風就是率領增援部隊前往支援的,同時,他的這支部隊也是旅部最後的預備隊了。
本來,祁乘風和他的增援分隊是乘坐兩輛在戰鬥中繳獲的德軍半履帶車前往引橋陣地的,但是半路上遭到了德軍炮火急襲,那兩輛半履帶車的車輪被彈片摧毀,眾人只能下車步行,好在距離引橋陣地已經不遠,再前進幾分鐘,就可以抵達引橋陣地了。
不過,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抵達這片街區之後,祁乘風發現另一支德軍部隊正在利用坦克炮擊鄰近街區的建築和圍牆,而這片街區就在引橋陣地的側翼位置,這顯然說明,這支德軍部隊是打算側擊引橋陣地的中國傘兵。
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支德軍繞到引橋陣地側翼方向,所以,祁乘風當機立斷,決定就在這裡建立一處新的阻擊陣地,阻擊那支從側翼迂迴過來的德軍部隊。
與此同時,祁乘風也命令通訊兵再次透過電臺用暗語與引橋陣地指揮官取得聯絡,告之他們這裡的情形,並再從東邊陣地調來一支援軍,增援引橋陣地,至於東邊的陣地,可以再向西邊壓縮一下了,防線目前正在變得越來越短。
“火箭筒手,上去!……狙擊手,到那邊佔領屋頂!……你們,去那裡埋幾顆地雷!……你們,跟著我將這些彈藥扛到那邊的廢墟里去!……還有你們幾個新兵,跟著老兵走,不要亂跑,也不要胡亂開槍,等敵人上來之後再打。”
祁乘風麻利的佈置了一番,很快,這片街區中幾棟核心建築和廢墟就成了這群中國傘兵的阻擊陣地,他們人數不多,總共不過二十多人,但是卻毫不猶豫的在這片街區埋伏下來,準備迎擊那支足有五百人的德軍迂迴部隊,而且敵人還擁有至少六輛坦克和突擊炮。
很快,祁乘風和他的部下就完成了部署,而這時,德軍也用坦克在街區的南側一帶轟出了一段五十公尺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