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算程式全部依賴那些完全由人工在紙帶上打出來的孔,可以想象,使用這種計算機並不比使用古老的機械計算機更省力,唯一的優點是它可以統計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類,這對於現代社會的複雜性計算很有幫助,比如說各國的人口統計,或者商業調查。

顧維鈞也見過這種穿孔卡片機,而且,現在他也看到了實驗室裡那部機器的一些裝置,其中就包括了兩臺看上去很像穿孔卡片機使用的紙帶印表機的機器,這些機器就是負責在紙帶上打孔的,而這些打孔的工作過去一度由工作人員純手工完成,就像刺繡一樣。

顧維鈞揣測,眼前的這部機器是否就是那種穿孔卡片機的升級版本?不過同時,他也注意到,眼前這部機器的體積很大,幾乎佔滿了那間實驗室,而那間實驗室差不多有一間教室那麼大,他們這些參觀測試的人也只能站在隔壁控制室透過一面玻璃窗向實驗室裡張望,而實驗室裡的那部機器最引人注目的零件莫過於那數不清的電子管了,看到那些組合在金屬櫃子裡的電子管,顧維鈞好象明白實驗室為什麼要配套安裝冷氣裝置了,電子管耗電量驚人,發熱量也同樣驚人。

“這是一部電子計算機,世界上第一臺真正的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代號‘神運算元1號’。它並不是原始的穿孔卡片機的簡單升級,相比穿孔卡片機,‘神運算元1號’計算速度快得多,它利用的不是機械邏輯,而是電子邏輯,它的“大腦”不再是簡單的齒輪、棘輪,而是一根一根的電子管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邏輯電路系統,依靠這個耗電量驚人的電子邏輯系統,這種計算工具可以完成人腦無法迅速完成的複雜的數學計算,而其計算結果不僅可以為國防事業服務,而且也可以為國民經濟服務,甚至可以用來計算天氣變化情況,當然,目前的電子計算機還達不到計算天氣變化的要求。”

趙北為在場的所有人描繪了一幅壯麗的高科技畫卷,讓人憧憬不已,不過同時也讓顧維鈞聽得有些迷糊,數學原理本就非常複雜,再加上那些專業名詞,像什麼“邏輯電路”,這就不是顧維鈞這個外務總長可以輕鬆理解的了,不過有些東西顧維鈞還是可以聽明白的,“為國民經濟服務”,確實,他在工商部看到的那些穿孔卡片機就是為國民經濟服務的,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算盤已經很難勝任經濟活動的需要了,而制訂經濟政策是離不開準確的統計資料的。

實際上,“神運算元1號”是目前世界電子科技的尖端產品之一,它標誌著人類的計算工具從機械式跨越到電子式,這相當於從人力時代跨越到蒸汽時代,這臺電子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臺使用邏輯電路進行計算的計算工具,它的計算速度非常快,它一天的計算量基本上相當於多名專業人員使用計算速度最快的機械式計算機計算一年的計算量。

這臺電子計算機擁有一萬五千根電子管,由於電子管太多,發熱量太大,需要專門的空調系統為這臺電子計算機散熱,它很笨重,但是不可否認,它代表著未來。

“神運算元1號”的研製不僅是中國電子工業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發展的必然結果,參與該項研製工程的基本上都是來自國內各個高校的頂尖專業人才,他們所參考的理論不僅有外國的,而且也有中國的,這些年以來,中國高校從來沒有放鬆過基礎科學研究,即使是最為枯燥的數學和邏輯學。

由於計算機工程從研製之初起就採用了最好的電子管裝置,直接加速了這臺電子計算機的研製進度,從1933年研製計劃啟動,到現在,用了不過七年時間,這臺電子計算機就從實驗室裡走了出來,出現在了公眾眼前,實際上,這臺全新概念的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初衷並不是為人口統計、火車時刻表制訂服務,它的研製目的就是直接為軍事服務,這臺電子計算機是用來計算火箭彈道的,並且可以為核能研究服務。

實際上,“神運算元1號”的前身早在1936年就投入了實驗室試用,那時候,“電子計算機”還是一個軍事機密,在相關部門的檔案中有特別的代號,叫做“燈泡盒子”,它就是為火箭基地與核能基地服務的,而且,相關內幕直到“神運算元1號”在公眾面前露面也一直被嚴格的保守著秘密,沒人知道“神運算元1號”實際上就是“燈泡盒子”的升級版,也沒人知道“燈泡盒子”一直在為中國的火箭事業與核能事業辛勤的工作。

當然,今天公開展示僅僅只是一次小範圍的展示,公眾代表只有天津當地的實業界人士和學術界翹楚,以及少數幾名記者,他們將成為第一批親眼目睹世界上第一臺真正的商業化電子計算機整個運算過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