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剩下亞洲還沒有明確立場了,在這種時候,美國政府怎麼可能會糊塗到將亞洲推進軸心國陣營呢?
美國的工業力量是很強大,但是現在,美國的工廠不僅要與歐洲的工廠競爭,而且也必須與亞洲的工廠競爭,美國的油田不僅要與高加索和黑海的油田進行生產競賽,而且也必須與中東的油田進行生產競賽……美國幾乎是在以一國之力獨自支撐盟國的戰爭機器,困難是如此的大,以致於美國國內出現了媾和的言論,確實,在許多美國人看來,戰爭已經不再為美國帶來紅利,戰爭給美國帶來的只是死亡和恐懼。
連美國總統的公開講話都承認,對於盟國而言,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
在這種情況之下,在這種媾和的輿論之下,以放棄菲律賓利益為交換條件,換取亞洲的繼續中立,或許是美國政府繼續這場全球戰爭的唯一正確選擇。
就這樣,美國軍隊撤出了菲律賓,美國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最後一處戰略據點也就此丟失,那麼,美國從西南太平洋戰區反攻日本的企圖也就此落空,這個戰略無法實施了,既然這個戰略已無法實施,美國政府只能再次調整戰略,重新將關注的重點方向挪回歐洲和非洲戰場,利用從菲律賓調到南非的那數萬美軍生力軍,美國政府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從1944年2月開始,反攻非洲,先吃掉東非的義大利軍隊,然後再掃蕩西非、北非的德國軍隊,等奪回北非之後,再以北非為跳板,對歐洲大陸實施戰略反攻。
配合美軍行動的還有英聯邦軍隊,盟軍決定首先清除已經攻到坦尚尼亞的義大利軍隊,這個戰役代號“訓獅計劃”,戰役開始時間是1944年2月20日。
有了美軍的協助,坦尚尼亞的英聯邦部隊迅速發起了全面反擊,義大利軍隊根本抵擋不住來自盟軍的猛烈攻擊,在幾天之內連續丟失了幾處戰略重鎮,沿著印度洋海岸線撤回肯亞,而盟軍則一路猛追,義大利軍隊在肯亞也無法立足,只能繼續北撤,一口氣逃回索馬利亞,並向德國求援。
接到義大利的求援請求之後,德國非洲軍團迅速行動起來,從埃及進入蘇丹,在隆美爾元帥的指揮下突擊肯亞,吸引了盟軍一部分兵力,總算是解除了義大利軍隊正面的威脅,不過非洲戰場的戰局也就此再次僵持下來。
在非洲戰場硝煙瀰漫的時候,太平洋戰場也同樣硝煙滾滾,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仍在爭奪著太平洋的戰略主動權,由於日本從亞洲各國得到貸款,日本的政府財政總算是暫時避免破產,因此,日本依舊控制著太平洋的戰略主動權,並對美國本土太平洋沿岸城市發動了更為猛烈的轟炸,動用飛機的同時,日本軍部還使用了一種“秘密武器”,既“氣球炸彈”,利用太平洋的大氣環流將掛載著炸彈的氫氣球放飛到高空,然後由氣流帶動飄向美國,並在預定的時間投下炸彈,戰果本身不大,但是攻擊目標卻沒有任何確定性,這引起了美國民眾的極大恐慌,美國報紙將這種“飄炸戰術”斥責為“史上最無恥的作戰方式”。
在這種情況之下,官方闢謠已經沒有任何作用,各種傳聞迅速蔓延到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繼日本僑民被“集中管理”之後,德國僑民的“集中管理”也引起了美國記者的重視,但是問題在於,美國的德裔人口眾多,不是日本僑民可以相比的,人心惶惶之下,一些城市發生了騷亂,有的城市甚至不得不宣佈實行軍事管制。
就這樣,時間到了公元1944年3月29日,這一天對盟國方面而言刻骨銘心,就在這一天,德軍由挪威出擊,在蘇格蘭實施登陸,蘇格蘭戰役開始,雖然英國皇家艦隊使德國登陸部隊付出重大傷亡,但是“海獅計劃”還是執行了,從蘇德戰場調回西線的德國陸軍以一種征服者的姿態踏上了英國本土。
同一天,英國政府正式宣佈遷都加拿大渥太華,並拒絕承認戰敗,英國與德國的戰爭仍將繼續進行,英國所有能跨越大西洋的船隻都載滿了從英國本土撤退的英國國民,這是一場壯觀的現代民族大遷移。
或許是看到了英國人的強硬態度,德國元首希特勒發表公開講話,宣佈德國願意在“目前的戰略格局”基礎上與盟國方面進行有條件的和平談判,以期儘快結束這場“再也沒有任何意義”的戰爭。
由於德國元首發表講話的這一天正好是4月1日,因此又被稱為“愚人節講話”。
第1201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
戈壁灘的日出是壯麗的,茫茫黃沙的盡頭,一輪巨大的紅日冉冉升起,光芒四射,驅走黑暗,帶來光明,戈壁的荒涼與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