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待著,不許亂說亂動,如果不同意這個條件,那麼,南京警備司令部搜到的那份“叛亂分子”名單很可能成為總統解散國民同盟的最好藉口。
雖然僅憑一份名單,似乎證據有些不充分,但是這對於一個手握兵權的強人而言又算是什麼困難呢?所謂“證據”,不過就是政治鬥爭的一塊遮羞布罷了,有了它當然更體面,可是沒有它,也絕不會阻擋一個政治流氓的果斷行動。
略微思忖,張謇決定妥協,畢竟,他是個身家顯赫的人物,有著太多的顧忌,不可能真跟趙北撕破臉,不過在妥協之前,他還是決定探探對方底線。
“如果國民同盟全力配合中樞調查刺殺案,不知中樞會派何人主持此事?”
“當然由司法部出面,不過具體人選問題,可以商量,可以商量。”
趙北說得含混,張謇聽得明白,現在的司法部裡,並不全都是聯合陣線的人,北洋集團的一些舊人也在司法部裡,如果由這些人主持調查工作的話,對於國民同盟是比較有利的,就看國民同盟如何抉擇了。
“如此,我立刻去召集會議,看看其他人的意見。”
張謇也沒有將話說得太滿,畢竟,國民同盟與當初的聯合陣線一樣,是一個政治人物的大雜燴,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是存在很大分歧的,張謇甚至都不敢保證楊度遇刺案完全與國民同盟無關,“自行其事”一向是這種鬆散政治聯盟的主張,更為重要的是,趙北現在的強硬立場也使張謇的信心動搖了。
擺在張謇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國民同盟立即解散,另一個選擇是國民同盟在總統的監督下苟延殘喘,無論哪一個選擇都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