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正在值班的話,他們可能也像其他人一樣都趕去停機坪看熱鬧去了。
當然,關心歸關心,但是“禿鷲”的具體效能還是不能隨意討論的,飛機的航速、升限、作戰半徑、載彈量,這些都是軍事機密,孟飛嘴巴再大,他也不敢亂說,而且某些效能資料他也不清楚,只有秦炳這樣的“禿鷲”指揮官才對這種重型轟炸機瞭如指掌。
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禿鷲”可以掛載一種特製的航空魚雷,僅此一點,就足以傲視遠東了。
軍官們之所以知道“禿鷲”可以掛載魚雷,原因很簡單,因為就在前幾天,一批航空魚雷已經秘密運到登州空軍基地,現在就儲存在地下倉庫裡,而秦炳跟著參謀趕來航空指揮塔,也正是為了提取這批魚雷,以便立即掛載到飛機上,出於安全考慮,“夜鷹部隊”轉場登州是空載,只裝了機關槍,所有的炸彈、魚雷都用火車運到空軍基地,現在隨時都可能接到攻擊命令,秦炳打算提前將炸彈和魚雷裝上“禿鷲”。
這種特製的魚雷在軍方檔案上的代號是“龍蝦”,它是一種空投式輕型魚雷,由漢陽兵工廠製造,雖然核心部件壓縮空氣瓶、動力汽缸都是進口自德國,但是大部分零部件是中國自行製造的,這種魚雷仍舊採用較為保守的冷壓縮空氣動力,而不是剛剛興起的熱動力,這限制了魚雷的航速,也限制了魚雷的射程,在二十節航速下,魚雷的射程是五百公尺,而在三十節的最高航速下,魚雷的射程就只有二百公尺了,不過對於一種航空魚雷而言,這個射程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如果魚雷過重的話,“禿鷲”轟炸機就無法掛載了,而現在的這種“龍蝦”重量只有七百公斤,“禿鷲”可以輕鬆掛載,雖然魚雷比較輕,可是由於彈徑達到了十四英寸,而且採用平頭戰雷頭,它可以裝載五十公斤烈性炸藥,即使對於重型軍艦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在設計之初,“龍蝦”魚雷就考慮到了在淺海地區作戰的要求,這種魚雷有一種配套使用的木製彈翼,可以很方便的拆卸、安裝,如果需要使用在淺海作戰區,就將這種木製彈翼裝上,這樣一來,當魚雷從飛機上投下之後,就不會一頭栽到海底。
不過使用這種魚雷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秦炳的“夜鷹中隊”一直在甘肅進行訓練,出於保密的需要,直到上個月,總統才批准了魚雷空投訓練計劃,秦炳與部分飛行員趕去海南島,利用兩架由飛機制造廠的技術人員在當地組成起來的“禿鷲”進行了為期數天的訓練,取得了空投魚雷的寶貴經驗,但是這種經驗是透過趕鴨子上架的方法取得的,並不十分可靠,秦炳一直為此擔憂,雖然回甘肅之後他們利用木製魚雷模型進行過加強訓練,但那是在戈壁灘上模擬訓練,與在海洋上的訓練感覺有些不同。
本來,秦炳是打算過來登州之後利用開戰前的時間加強一下空投魚雷訓練的,但是他的這個想法現在似乎行不通,因為孟飛告訴他,中樞確定的開戰日期就在今天,現在隨時都可能接到出擊命令,是不可能有什麼訓練時間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秦炳現在最擔心的倒不是這個魚雷空投問題,而是“夜鷹2號”中隊,按照飛行計劃,“夜鷹2號”中隊應該在“夜鷹1號”中隊抵達登州空軍基地之後半個小時之內降落機場,但是現在,眼看著時間已經過了,可是仍沒聽見夜空中的發動機轟鳴聲,秦炳有些擔心“夜鷹2號”可能趕不上第一波攻擊,那樣一來的話,空軍第一波出擊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孟飛也是同樣的憂慮,站在電報機前,焦急的等候訊息。與“夜鷹1號”中隊一樣,“夜鷹2號”中隊也有一架專用的通訊聯絡機,這也是一架“禿鷲”,所不同的是,這架“禿鷲”不會裝載炸彈、魚雷,這架專用通訊聯絡機上只裝備無線電臺,一根銅絲從上層機翼頂部的一根撐杆上一直拉到機尾,這就是電臺天線,由於這個時代的無線電報機本就非常笨重,如果再裝載炸彈的話,會嚴重影響飛行安全,所以,“通訊聯絡機”的概念就出現了,實際上,秦炳指揮的那架“禿鷲”就是一架通訊聯絡機,同時也是指揮機,飛機上裝載了不少訊號彈,用來指揮轟炸機編隊。
終於,電臺收到了“夜鷹2號”通訊聯絡機拍發過來的電報,由於中途遭遇暴風雨,轟炸機編隊不得不繞道,預計將在十五分鐘後抵達登州上空。
孟飛鬆了口氣,值班軍官也急忙吩咐下去,讓地勤準備清理跑道。
就在地勤們忙著為跑道兩邊的那些鐵皮油桶新增燃料的時候,一輛轎車疾馳而來,在航空指揮塔邊停住了,車上跳下幾名軍官,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