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的曳光燃燒彈點燃了堆積在後甲板上的那些油桶,造成了爆炸,對軍艦造成的破壞遠超那顆小炸彈。

“噠噠噠……噠噠噠……”

孟飛趁機又向那艘日本軍艦傾洩了一批子彈,然後迅速退出了攻擊,在他看來,這艘日本軍艦已經喪失了戰鬥力,而且對於戰鬥機而言,能夠取得這樣的戰果已經非常不容易,奢望依靠飛機上的那兩挺航空機槍或者那顆二十公斤重的小炸彈擊沉這艘大型軍艦是不現實的,還是見好就收吧,畢竟,攻擊敵方落單艦艇並不是戰鬥機部隊的主要任務。

於是,孟飛拿出訊號槍,向軍艦那邊發射了一顆紅色訊號彈,隔了幾秒鐘,又發射了一顆同樣的紅色訊號彈,這是攻擊結束的訊號,半分鐘後,那四架“黃蜂”戰鬥機就結束了戰鬥,向聯隊長靠攏過去,並立即調轉航向,向陸地方向飛去。

在歸途中,第一分隊碰見了因為弄錯了命令而姍姍來遲的第二分隊和第三分隊,孟飛考慮了一下,最終還是搖擺機翼,發出了“跟隨聯隊長”的訊號,放棄了繼續攻擊的念頭。

率領十八架“黃蜂”式戰鬥機向旅順口和大連灣方向飛行,孟飛興奮之餘沒忘了讓隊員們檢查一下飛機的損傷情況,所有參戰的戰鬥機都沒有致命損傷,不過就是機翼、機身上被機關槍子彈穿了幾個洞,發動機和油箱都完好無損,可以說,這是一次絕對成功的空中突襲,有資格被寫進空軍教材戰例。

當然,“天牛1號”中隊能夠取得這樣的全勝,除了飛行員們的英勇無畏精神之外,中國的工程技術專家們的功績也是不可忘記的,沒有他們,就沒有“黃蜂”這種中型單發單座戰鬥機,堅固牢靠的機體結構、強大無比的動力系統、用來保護髮動機和油箱的鋼板……這些技術優勢是取得這場海空戰勝利的前提,當然,在這其中,總統的貢獻是最主要的,沒有總統對航空工業的關心,沒有總統對戰鬥機設計工作的有益建言,“黃蜂”式戰鬥機也不會這麼快就出現在戰場上。

就在孟飛搖擺機翼,與隊員們一同慶賀這次戰鬥勝利的時候,他們發現了西北方向的那個黑壓壓的機群。

從機群的航向以及飛機數量來看,那隻能是中國空軍的突擊機群,就在孟飛他們剛才攻擊日軍那艘水上飛機母艦的時候,後續的機群已經飛過來了。

孟飛命令以最高速度靠攏過去,並很快與過來檢視的“天牛2號”戰鬥機中隊接上了頭,三十六架“黃蜂”式戰鬥機分成六個分隊,以最高速度搶到了轟炸機群的前頭,為主力部隊掃清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

幾分鐘後,一片並不遼闊的海灣出現在地平線上,那裡,就是旅順口了,旅順軍港已經進入攻擊視線。

旅順,號稱“東方直布羅陀”,這裡本是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的一處偏僻海灣,由於海灣入口處被幾座小島遮蔽,有效的掩護了海灣內部的停泊場,而且海灣附近有幾座高地,從軍事防禦的角度來看,旅順口無疑是一處極好的天然軍港,所以,當清末洋務運動興起之後,旅順就進入了清廷“海防派”大臣們的視野。

在李鴻章的親自主持下,從1880年起清廷對旅順進行了為期近十年的建設,最終將其建設為一個大型海軍基地,作為北洋水師的主力基地使用,旅順軍港不僅設施齊全,而且防衛森嚴,至少從正前方的海面上進攻是討不到什麼便宜的,而且軍港內部擁有大型船塢,可供大型軍艦維修之用,可以說,清廷對旅順軍港建設的重視不是吹牛,在軍港建成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旅順一直是遠東地區最引人注目的港口。

但是這一切都只是表面現象,作為一個沒落中的王朝,滿清王朝的所謂“同光中興”不過是粉飾太平的歌功頌德而已,欺騙得了國人,但卻欺騙不了洋人,日本政府看得非常清楚,在清廷那金玉其外的表面之下隱藏的是一個敗絮其內的王朝,這個王朝根基鬆動,只需輕輕從外部推上一推,這個王朝縱然不會立即轟然倒塌,也會迅速走向衰亡。

於是,甲午戰爭就這樣爆發了,一個是正在向工業化邁進的野心勃勃的現代國家,另一個則是仍舊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的中世紀農業王朝,戰爭的結局在開戰之前其實就已經註定了,滿清朝廷苦心經營的旅順要塞不僅沒能抵擋住日本軍隊的進攻,這座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遠東要塞甚至沒怎麼抵抗就落入了日本軍隊之手,之後,是一場慘絕人寰的屠殺,數萬旅順和平居民死在了日本軍隊的刺刀與子彈之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旅順基本上看不見中國人。

現在,距離旅順陷落已經差不多整整二十年了,旅順郊外的萬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