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艇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最初使用汽油機做水面動力機,蒸發的汽油蒸汽瀰漫在潛水艇艙內,一個火花就能引起爆炸,這使駕駛這種水下兵器成為一種非常冒險的工作,而且航程也非常有限,效能平平,只是出於海軍對水下攻擊戰術的興趣,這種水下兵器才沒有中斷髮展。
經過各大海軍強國的改進,潛水艇最終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作戰兵器,各海軍強國紛紛研究潛水艇製造與戰術,在這個軍備競賽中,美國人的領先地位很快被法國人超越,法國的造船廠首先批次製造出了遠洋攻擊型潛水艇,至於法國的世仇德國,開始時反應遲鈍,直到法國人的潛水艇戰術刺激德國皇帝之後,德國的造船廠才開始仿製法國潛水艇,並最終後來居上,依靠著雄厚的國力和先進的技術,以及德國對殖民擴張事業的那種狂熱,德國的潛水艇終於成為技術上的領跑者。
中國作為一個海軍弱國,從一開始就將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潛水艇上,在趙北的策劃下,中國以德國為師,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學會了製造潛水艇,這離不開趙北的戰略指導,但更離不開德國造船專家的技術幫助,沒有德國的技術專家和精良裝置,中國也不會成為能夠組裝、製造遠洋攻擊型潛水艇的國家。
當然,考慮到國力以及戰略的需要,中國的造船廠不僅製造出了遠洋潛水艇,而且也製造了更多的近岸防禦型潛水艇,這些近岸防禦型潛水艇由於排水量不大,體積也不大,因此很適合在淺海區執行任務,而現在,潛伏在旅順停泊場海面之下的那些潛水艇就都是這種近岸防禦型潛水艇。
此次“閃電方案”,突襲旅順、大連的不僅有空軍部隊,也有海軍部隊,除了在渤海海面執行巡邏任務的快艇部隊之外,參與此次攻擊行動的海軍主力部隊就是這些潛水艇部隊。
現在潛伏在旅順口海面之下的一共有九艘近岸防禦型潛水艇,其中有兩個型號,一個型號是“海狼級”,這是中國自行製造的近岸潛水艇,共有七艘,另一個型號則是“水手級”,這種一種由奧匈帝國製造的近岸潛水艇,它實際上是美國“霍蘭級”潛水艇的改進型號,中國從奧匈帝國一共進口了五艘“水手級”潛水艇,並對其動力系統進行了必要的改進。
這些潛伏在日本聯合艦隊第二分艦隊基地門口的潛水艇實際上在空軍發起攻擊之前就已經抵達戰位了,天沒亮之前,這些潛水艇都在海面活動,天亮之後才潛入海面之下,就直接在海底坐底,等待著空軍行動的結束。
按照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方案,空軍將於上午七點左右對旅順、大連發起攻擊,攻擊持續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分鐘,而潛水艇部隊的任務就是在空襲結束前後對港口的日本軍艦發起攻擊,力爭擴大戰果和國際影響,使日本海軍駐旅順的艦隊失去戰鬥力。
現在,已經是上午七點半了,潛水艇部隊可以出擊了。
……
“海狼級”潛水艇的水下排水量不到五百噸,與“水手級”一樣,很適合在淺海活動,不過由於魚雷數量較少,所以對於攻擊的精確度要求較高,總參謀部要求潛水艇的艇長們務必做到彈無虛發,一顆魚雷換一艘防護巡洋艦,兩顆魚雷換一艘裝甲巡洋艦,畢竟,海軍裝備的魚雷不是十六英寸口徑就是十八英寸口徑,比空軍的那種“龍蝦”魚雷大得多,威力也強得多,一顆魚雷過去,如果是輕型軍艦的話,往往就是一彈一艦的交換比。
作為一名“海狼”的艇長,饒國樑現在壓力很大,他倒不是沒有信心做到“一彈換一艦”,他只是擔心沒有足夠的獵物讓他消滅,他擔心空軍已經將那幾艘日本海軍的主力艦消滅,海軍只能吃蝦米。
饒國樑以前是四川新軍的軍官,與空軍中校秦炳是戰友,同時也都是同盟會的反清革命同志,當“戊申革命”爆發、四川同盟會分會策劃的四川起義失敗之後,他也與秦炳一樣,跟著同盟會的幹部離開了四川,趕到武漢,按照饒國樑的本人意思,到哪裡都是革命,乾脆就投奔共和軍算了,可是同盟會的高階幹部不同意,結果,他最後也與秦炳一樣,去了福建,加入了福建革命軍,並且一直留在許崇智的部隊裡,直到後來閩軍改編,饒國樑才被許崇智推薦到了海軍,參加了第一批潛水艇部隊指揮官培訓班,並順利的拿到了畢業證,之後,他就成了一名潛水艇艇長。
值得一提的是,饒國樑在培訓班的時候,不僅與張廣洋是同班同學,而且兩人還是好友,而現在,當饒國樑在這旅順口外準備伏擊日本軍艦的時候,張廣洋卻遠在太平洋上,不能與他並肩作戰,未免有些遺憾。
其實除了遺憾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