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正是那位神采飛揚的外務總長顧維鈞。
趙北在旅館的一間餐廳裡接見了客人,果然不出他所料,土耳其政府完全接受了這份軍事援助方案,同時也向中國總統先生做出保證,如果中英之間需要就停戰問題進行會談的話,那麼土耳其政府可以充當中間人的角色,併為會談提供會場。
雖然土耳其政府還沒有流露出與德國立即結盟的強烈興趣,但是趙北相信,只要法國投降,而蘇聯再在東歐和近東採取進一步的激烈行動,那麼,土耳其很快就會上德國的賊船,英國已經自顧不暇,自然不能再為土耳其提供保護,那麼土耳其剩下的選擇就不多了,或許加入“如日中天”的軸心國集團是一個好選擇,但是如果土耳其政府還想繼續中立的話,那麼中國該怎麼應對呢?趙北也已經想好了,那就是想辦法讓蘇聯的觸手伸到伊朗境內,間接刺激土耳其政府的神經,而至於伊朗政府會怎麼應對,趙北完全不關心,因為他已得知,一場針對伊朗國王的政變正在醞釀,而策劃這場政變的國家至少有兩個,一個是英國,另一個是蘇聯,至於美國是否也參與了這個陰謀,趙北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除非中國出兵干涉,否則的話,這場政變行動肯定會成功,因為這位伊朗的老國王陛下在國內的敵人太多,這些敵人中,既有世俗的勢力,也有宗教的勢力,雖然國王陛下試圖八面玲瓏,與德國、中國、英國、法國都保持著“友誼”,但是問題是,他的敵人太多,而且他太不甘“寂寞”,他想學土耳其的那位領袖凱末爾,將伊朗也變為一個地區性強國,這顯然損害了所有強國的利益,擁有太強野心的人是無法做強國的政治代理人的,趙北其實早就打算利用老國王的反對派製造一場軍事政變將老國王架空,但是既然現在英國和蘇聯替他動手,那麼這再也合適不過,而且還能間接刺激土耳其,趙北也樂見其成。
關於英國、蘇聯策劃的這場伊朗高原的政變計劃,趙北已瞭解到了細節,這要歸功於軍情軍在中亞和近東地區的不懈努力,一名亞美尼亞籍的間諜已成功打入了政變集團高層,就等蘇聯領袖一聲令下了。
土耳其外交特使和伊拉克國王當然不知道他們的鄰國即將發生一場政變,他們只是熱情的邀請總統先生去國王陛下的新花園遊玩,但是總統先生卻婉言謝絕了,他告訴兩位客人,他將於今天下午前往巴勒斯坦地區進行視察,所以不能在巴格達久留了。
當天下午兩點整,一架總統專機載著趙北離開了巴格達,在一箇中隊的戰鬥機護航下飛向安曼機場,而那些到機場送行的酋長和國王們也被留在巴格達的顧維鈞告之,“巴格達會議”沒有結束,眾人還將繼續討論關於阿拉伯半島地區未來的利益劃分問題,並就接管巴勒斯坦英國委任統治地的問題交換意見。
第1121章 陣地前沿(上)
乾熱的風吹過乾燥的土地,揚起沙塵,風雖然不大,但是空氣太乾燥,整個天空看上去灰濛濛的,城市也被籠罩在這種灰濛濛的感覺中。
雖然已經聽不到密集的槍炮聲,但是還可以聽見不時響起的冷槍,偶爾還會傳來一聲爆炸聲,聽上去像是炮彈爆炸,但又有些像地雷爆炸,距離太遠,卻也分辨不太清楚,不過這倒是與這片犬牙交錯的戰場的氣氛很相稱,敵我雙方的陣地往往相距不遠,也許僅僅只隔著一條街道,而街道兩邊的建築或者建築的廢墟就是戰士藏身的最好地方,冷槍或許就是從那對面的某座建築裡發出來的。
這裡就是巴勒斯坦北部沿海城市海法,這裡不僅是重要的商港,而且那條從伊朗、伊拉克橫穿沙漠並一直延伸到地中海的石油運輸管道就在海法港完成最終的儲油作業,而那些來自英國、法國的油輪也正是在海法港將這些中東石油運回歐洲的,如果站在海法港的某座高層建築頂部眺望東面的油庫,就可以看見那些密如蜘蛛網一般的輸油管道,在陽光下反射著光芒。
不過,現在的這些輸油管道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雖然中國空軍儘量避免破壞這些可以為中國軍隊服務的石油運輸管道,但是英國軍隊在撤離海法之前卻將所有的石油運輸管道全部炸燬,以防落入中國軍隊掌握,倒是那些儲油罐不需英國軍隊動手,中國空軍早就將那裡炸成了廢墟,那座小型煉油廠也不例外,而目的也是防止被敵軍利用。
現代的戰爭已經越來越難以區分軍事目標和民用目標了,中國空軍轟炸煉油廠的行動被英國報紙指責為“破壞民用設施”,而英國軍隊炸燬石油運輸管道的行動也被中國外務部指責為“喪心病狂的戰爭犯罪”,反正都說對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