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政府認為只要加把勁就可以研製出自己的好飛機,而且來自英國的技術援助也可以迅速提高蘇聯航空技術水平,但是直到英國在戰爭中慘敗,英國皇家空軍用極為慘重的損失告訴了蘇聯政府一個殘酷的事實:即使是英國,其航空工業也遠不是中國對手。
蘇聯政府醒悟得比較及時,一聲令下,那些一度被關進勞動營的蘇聯技術專家被召集起來,與美國技術專家一起研究那些從英國手裡弄到的中國“獵鷹”,有他們的幫助,相信很快蘇聯空軍將擁有效能不比“獵鷹”差的先進戰鬥機。
目前,蘇聯已得到了來自英國、法國、美國的先進戰鬥機,雖然這些戰鬥機的效能還是不如“獵鷹”,但是總比蘇聯的舊式戰鬥機好一些,而為了發揮這些戰鬥機的效力,在與德國簽訂和平條約之後,蘇聯政府立即將這些戰鬥機全部部署到了高加索軍區和中亞軍區方向,以與來自東方的精銳中國空軍對峙。
除了來自盟國的先進飛機之外,蘇聯還得到了另外一樣對空戰模式影響至為深遠的先進武器,這種武器不能直接用於戰鬥,但是卻可以指揮空軍戰鬥部隊攔截敵方來襲空軍,這種先進武器就是雷達。
蘇聯的雷達來自於英國,本來,英國政府是將雷達列為“絕密武器”的,但是當中英戰爭打響之後,英國人才驚訝的發現,中國軍隊同樣裝備有雷達,而且據推測,中國人的雷達在效能上比英國雷達更先進,更為重要的是,德國人得到了中國的雷達,這也是英國皇家空軍無法在不列顛空戰中壓制德國空軍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國政府立即改變策略,將雷達分別送給蘇聯、美國,以供盟友研究,而送給蘇聯的雷達樣機是在蘇聯宣佈退出《倫敦共同防禦條約》之前抵達蘇聯北方港口的,雖然只有兩部樣機,但是蘇聯的工業體系還是保證了蘇聯人弄明白了雷達的工作原理,並加以仿製,而現在,在巴庫、古裡耶夫都建有蘇聯空軍的雷達站,它們可以有效監視天空中的動靜。
1940年8月19日,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中午一點鐘,巴庫的市民正在享受午休時間,蘇聯紅海軍裡海艦隊的官兵們也在進行午餐後的休息,陽光燦爛,灑在漂著少許油汙的海面上,一些頑皮的小孩在港口的碼頭邊玩耍,他們的家長則在海邊心不在焉的釣著魚、喝著伏特加。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樣的寧靜,這是一個再也普通不過的午後,如果非要找出什麼讓人心神不寧的事情的話,或許有線廣播的喇叭里正在播送的關於土庫曼蘇維埃共和國發生騷亂的訊息多少影響了市民們的好心情,廣播裡的播音員正在用咒罵式的語氣播送這條新聞,而且像往常一樣,在瘋狂的批判著全世界敵對國家對蘇聯革命事業的破壞。
下午兩點整,當巴庫工廠的上班汽笛聲響起之後,一陣淒厲的防空警報聲也同時響了起來,這讓市民們驚訝之極,紛紛走出屋,向天空張望,但是什麼也看不見,雖然前段日子中蘇兩國關係因為“伊朗危機”而陷入危機,蘇聯政府為此在某些城市進行過防空演習,巴庫也進行過幾次防空演習,不過,今天並沒有通知要舉行防空演習啊。
市民們、街坊們互相打聽著,低聲議論著,但是誰也說不清楚防空警報聲到底意味著什麼,直到一些人看見那些塗著軍徽的蘇聯空軍戰鬥機呼嘯著從頭頂掠過,他們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難道戰爭就這樣開始了麼?巴庫市民驚惶的仰起頭,向東方的天空張望,那裡,一些小黑點已經可以在望遠鏡裡看見了。
第1137章 激戰巴庫
防空警報聲中,港口已陷入一片混亂,所有的平民都開始往空曠處奔跑,因為港口附近根本沒有防空洞,為了避免遭到轟炸,人們下意識的往海邊跑,並且遠離碼頭,按照常識,碼頭應該是敵方轟炸機的重點目標。
巴庫是一座港口城市,面朝裡海,背靠高加索山脈,沿著山脈與海岸之間的那片狹長的平原地帶就是城市,工廠區就在這片狹長的平原上,而最先看到那些來自東方的轟炸機群的人就是站在東港的碼頭工人和水兵。
碼頭工人迅速疏散到了海岸那邊,而水兵們則瘋狂的向碼頭奔去,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他們的軍艦,並迅速發動了軍艦的柴油發動機,在轟炸中,停泊不動的軍艦將成為敵方空軍最好的靶子,蘇聯水兵們按照戰鬥條令迅速將他們的軍艦駛離了碼頭,並衝出港口,開始在海面上進行防空機動。
站在“高加索”號炮艇上,海軍列兵瓦西里仰起頭,向東方的天空中望去,此時已可看清那些轟炸機的輪廓了,根據防空識別手冊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