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已經出現了水雷區,英國政府指責中國政府,說這是中國海軍潛艇佈設的水雷,目的是阻止國際海上航運,而中國政府則反唇相譏,指責英國政府在國際水道佈設水雷,以“反潛”為幌子破壞國際海上運輸秩序。

不管曼德海峽的那幾處水雷區到底是哪國海軍佈設的,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蘇伊士運河的交通被切斷之後,英國已在實際上失去了它與東非、亞洲、大洋州聯絡的最方便海上通道,既無法保證東非殖民地的安全,也無法向亞洲、大洋州更快的派遣增援艦隊,前者使義大利開始躍躍欲試,準備攻擊英屬東非殖民地,後者則使正與日本陷入苦戰的澳大利亞完全失去了英國海軍的保護,現在的澳大利亞戰場已是屍山血河,無所顧忌的日本陸軍正沿著澳大利亞大陸的東海岸從北向南穩步推進,敦斯維爾已經陷落,悉尼平民已疏散到了其它城市,如果不能取得有力的國際支援的話,悉尼和堪培拉的陷落恐怕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澳大利亞軍人從來就沒有碰到過日本陸軍這樣兇殘的對手,發生在敦斯維爾的針對和平居民的屠殺已經震驚了澳大利亞全國。

“為了澳大利亞,請立即停止與中國人的戰爭吧。”,這是許多澳大利亞報紙向英國政府發出的呼籲,或者說哀求,澳大利亞的官員和平民都非常擔心,英國繼續與中國進行戰爭的話,中國很可能與日本、德國、義大利尋求軍事同盟,而這對澳大利亞的抗戰事業是非常不利的,中國在戰前出口給日本的那些兩棲作戰車輛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日本陸軍順利跨越了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的沼澤地帶,對於日本陸軍的快速推進非常有利,而這也正是許多澳大利亞人最擔心的事情,美國的《租借法案》可以幫助澳大利亞抵抗日本,但是如果中國也制訂一個類似的法案支援其“亞洲夥伴”呢?現在中國在日澳戰爭中中立,但是不代表中國以後還會繼續中立,實際上,現在的日本報紙正在鼓吹“大東亞一體”,很難說中國人在打什麼主意。

從這個戰略角度來看,失去蘇伊士運河,對於英國殖民體系的打擊是相當沉重的,即使英國軍隊仍然控制著運河區的戰略要地,但是,只要這條國際運輸水道不能正常的透過船隻、發揮作用,那麼,蘇伊士運河就已在實際上失去了戰略價值。

為了堅定澳大利亞的抗日決心,也是為了堅定本土國民的抗德決心,英國政府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保衛蘇伊士運河以及埃及,為此目的,英國不僅向埃及防線調集了大量精銳部隊,而且也將地中海艦隊的主力集中在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出海口塞得港,試圖用強大的海軍力量震懾來自陸地方向的中國陸軍。

作為針鋒相對的應對措施,中國軍方也做出了相應的戰術調整,在結束了巴勒斯坦戰役之後,中國陸軍裝甲部隊立即跨過巴勒斯坦南部邊界,向西奈半島縱深突進,橫掃那荒涼乾旱的荒漠,沿著西奈半島靠近紅海一側的海岸線一路橫掃,以每天前進至少九十公里的速度迅速向西奈半島南部推進,兵鋒直指沙姆沙伊赫。

實際上,中國裝甲部隊的一支前鋒部隊現在已經越過了沙姆沙伊赫城的西北部,出現在了與非洲只隔著一處海灣的海岸邊上,而這處海峽叫做蘇伊士灣,它連線著蘇伊士運河南端與紅海北端,南北相距數百公里,是一條狹長的海灣。

這支中國裝甲部隊代號“鐵皮”,擁有六輛中型坦克,九輛半履帶裝甲車,以及一些輪式防空裝甲車,只是一支重灌偵察部隊,指揮官是一名上尉連長,參謀是一名陸軍中尉。

連長名叫季良才,出身軍人世家,其父就是陸軍中將季雨霖,季良才是季雨霖最小的兒子,前年剛從裝甲兵指揮學院畢業,以准尉軍銜從排長做起,此次對英戰爭,季良才先後參加過緬甸戰役、印度戰役、馬斯喀特戰役、伊拉克戰役,作戰勇敢,戰績優秀,因此被上級火線提拔到了連長的位置,而且軍銜也由准尉升為上尉。

作為一名裝甲兵指揮官,季良才的作戰風格就是勇猛突擊,所以,當團長需要一支偵察部隊前出至主力部隊前方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季良才毫不猶豫的搶下了這個任務,隨即率領一個裝甲連繞過尚有英軍駐紮的沙姆沙伊赫城,來到了這狹長的蘇伊士灣東岸,眺望非洲大陸。

實際上,從岸邊是望不到非洲大陸的,蘇伊士灣雖然狹長,可是好歹也有好幾十公里寬,站在地面上是看不見對岸的,何況,這裡還是蘇伊士灣連線紅海的出海口,寬度更大一些,從東岸眺望西岸,季良才只能想象非洲大陸的遼闊。

雖然望不見非洲大陸,但是季良才現在卻在蘇伊士灣的海面上看見了另外一件東西,那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