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將軍到了法國前線之後,沒過幾天就驚慌失措的給美國政府拍去電報,告訴美國政府的那幫政客,要想在陸地上擊敗德國,美國陸軍至少要準備兩百萬人,而且美國國內還必須擁有足夠的預備軍團。
兩百萬的軍隊,這個數字確實讓美國政府非常吃驚,要知道,在美國對德國宣戰的那一刻,美國軍隊的總兵力也不過十多萬人,而且陸軍的絕大多數都是輕裝步兵,別說是坦克部隊了,就是裝甲車也沒幾輛。
美國政府本來是打算先將赤手空拳的陸軍派去法國,然後由協約國提供武器裝備,但是法國和英國正忙於製造坦克,現在根本就拿不出足夠的武器裝備給美國盟友使用,所以,美國政府必須另想辦法,除了擴大美國國內的軍工生產規模之外,另一個快速補充軍備的辦法就是向第三國訂購。
放眼世界,現在正在大肆製造軍火供應世界的國家除了中國之外,再也找不出更具有工業潛力的國家了,實際上,從一年之前起,美國政府就開始向中國訂購軍火和戰爭物資,從子彈到步槍,從棉花到鋼鐵,幾乎所有歐洲戰場用得上的工業品和工業原料美國都在採購,不過卻不是自己裝備,而是轉手賣給了協約國,當了二道販子。
在那些軍火的採購中,美國人驚訝的發現,中國工廠所製造的工業品不僅價格優勢明顯,而且質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