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先生寫的這封信,其主要內容就是關於他和那個英國考古學家在阿拉伯半島進行軍事冒險活動的。
歐戰爆發之後,交戰雙方不僅在歐洲展開軍事較量,而且也在亞洲展開軍事較量,尤其是中東地區,由於溝通東西方的重要交通孔道蘇伊士運河就在中東地區,因此,中東地區也爆發了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軍事對抗,不過由於列強的主戰場在歐洲,在中東地區只有英國、法國和俄國的少量駐軍,所以,中東地區進行的實際上是一場代理人戰爭,交戰的一方是加入同盟國的奧斯曼帝國,而另一方則是反抗奧斯曼帝國統治的阿拉伯部落聯軍,德國支援奧斯曼帝國,英國支援阿拉伯部落,而那個英國考古學家勞倫斯就是奉英國政府常駐開羅的中東事務大臣羅納德。斯托爾斯勳爵的命令前往阿拉伯半島的,並以英軍中尉的身份協調阿拉伯部落的反奧斯曼起義。
貝松。呂克是在開羅認識勞倫斯的,當時,勞倫斯是英國陸軍情報部阿拉伯局的一名參謀,主要為英國當局分析奧斯曼帝國的政治情況,並利用他對阿拉伯文化和民俗的瞭解為英國駐中東軍事部門提供諮詢,由於貝松。呂克經常去勞倫斯借住的旅館喝酒,兩人因此經常碰面,並最終在“英法友誼的促進下”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也正因此,當勞倫斯被派往阿拉伯半島執行任務的時候,他也將他的法國朋友一起帶了過去,貝松。呂克就這麼趕到阿拉伯半島並最終從那座小城瓦季給中國的總統先生寫了一封充滿戰鬥激情和蹩腳馬屁的親筆信。
“……總統先生,您一定不會相信這半年來我在阿拉伯半島都經歷過怎樣的冒險,我可以自豪的向您透露一些資訊,而這些資訊,您在協約國或者同盟國的任何公開出版物上都是無法瞭解到的。
雖然阿拉伯戰士的武器和裝備是非常落後的,但是他們的戰鬥勇氣和戰鬥意志卻是非常頑強的,正是依靠這種勇氣和意志,自從去年阿拉伯起義爆發之後,這支軍隊就多次擊敗土爾其軍隊,並佔領了許多城市和要塞,不僅配合英國軍隊攻佔了巴格達,而且還控制了那條重要的漢志鐵路,迫使土爾其人不得不龜縮到一些小的據點,而現在,勞倫斯和費撒爾王子正在研究進攻亞喀巴要塞,而且,用不了多久,我可能就會跟著勞倫斯一起深入沙漠,執行軍事行動了,或許,當總統先生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已經身處沙漠之中了,在忍受毒辣陽光的同時,還不得不吞嚥那些倒斃在沙漠裡的駱駝肉,相信我,這裡的阿拉伯駱駝絕對沒有中國駱駝好吃……
出於對總統先生的尊敬和崇拜,我一直在向勞倫斯講述您與您忠誠的部下的那些傳奇般的革命事蹟,以及糾正勞倫斯對您的錯誤看法,使他堅信,總統先生不是一個瘋子,而是一位有著遠大理想和堅定目標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雖然阿拉伯聯軍的攻勢一直比較順利,可是英國人太小氣了,他們僅僅只為阿拉伯聯軍提供了很少的大炮,而大炮對於攻城戰非常重要,在我看來,英國人是擔心阿拉伯人得到這些大炮之後會進一步增強獨立傾向,而這種擔心對於中國總統而言顯然是不必要的,因為中國並沒有佔領任何中東的土地,而您,總統先生,又一直是‘去殖民化’主張的堅定支持者,所以,我謙卑的請求您,請求總統閣下能夠給予阿拉伯聯軍一些軍火援助。
如果您同意的話,可以向以下地址拍發一封電報,那裡有專門的聯絡人員,而聯絡用的暗語和密碼已寫在信的末尾,取得聯絡之後,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磋商軍火援助的事情,要知道,漢志的那位費撒爾王子也在急切的等待著您的回信,我相信,如果能夠促成這筆軍火援助的話,阿拉伯部落很快將統一成一個獨立的國家,而這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也將成為中國的友好邦交國,兩國之間的貿易肯定會取得讓人滿意的成績。
您忠誠的朋友,法國船長貝松。呂克,1917年2月6日,於瓦季。”
看完這封來自中東沙漠城市的信,趙北多少有些感慨,目前他根本沒有精力去策劃實質性的中東政策,但是偏偏這個時候,那個法國船長卻給他寄來這樣一封求援信,這未免有些誇張。
以中國目前的國力,能夠兼顧俄國與南洋兩個方向就已經非常吃力了,更別說是再去管中東地區的閒事。
不過既然機會自己送到眼前,趙北卻也不會眼睜睜看著這個插手中東事務的好機會與他失之交臂,他熟讀近代軍事歷史,當然知道那個英國考古學家勞倫斯的背景,那個人在歷史上很有名氣,被稱作“阿拉伯的勞倫斯”,從他的表現來看,他是一位理想主義者,雖然身為英國人,但是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