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讓人說他玩物喪志,也不願讓那位總統先生對他起什麼政治上的疑心,根據中國數千年的政治鬥爭史來看,任何前朝的遺老遺少,一旦流露出哪怕一點點對故國的依戀之情,也會遭到新朝朝廷的無情打擊。
北洋政府被聯合陣線政府取代,在北洋中人看來,這就是改朝換代,所以,徐世昌不願參與政治,即使是目前這個北洋政商集團,他也希望能夠儘快擺脫,於是,在徐家花園居住時,他是能不見客就不見客,即使見客,也見得都是熟客,陌生客人,他是一概不見,這是規矩,也是必要的防備措施。
沒辦法,租界都消失了,徐世昌這個北洋遺老喝慣了中國的茶,硬要叫他去外國喝咖啡,確實比較困難,而且他也不習慣外國的生活方式,至於香港、澳門那邊,卻是太熱,徐世昌也住不習慣,所以這選來選去,只好選擇低調的住在天津了,好歹這裡離海不遠,一旦有事,可以迅速由海路離開。
“老爺,前頭的路被學生們給堵住了,咱們只能繞道。”
聽到坐在前排的那名保鏢說話,徐世昌睜開眼睛,向前方望了望,看見一些遊、行的隊伍,都是各個學校的學生和教師。
“只怕又是在慶賀收回天津俄國租界了。”
司機猜測道,並將汽車停了下來,等待徐世昌發話,看從哪邊走。
“不容易啊,以前我不服趙振華,可是現在,不服不行啊,不過短短几年工夫,這外國租界全都不見了,這就叫做本事啊,若是換了北洋當政,只怕今日咱們去紫竹林還需要英國人和法國人點頭呢。”
徐世昌感慨了幾句,然後吩咐司機,從右邊的小巷繞過去。
汽車透過小巷,拐上另一條街道,繞了個遠道,終於抵達徐家花園,等徐世昌下車的時候,管家已帶著兩名客人恭候在花園裡了。
那兩名客人卻不是陌生客人,而是熟客,實際上就是徐世昌當年的老部下,一個叫段祺瑞,另一個叫王士珍,徐世昌在袁世凱死後成為北洋的當家人,所以,這兩人在名義上也是他的直接部下。
王士珍當年在南京遇刺,被炸彈炸傷,雖然最終僥倖沒死,可是傷情卻重,直到現在,那腿部還有許多彈片和霰彈沒有取出,平時只能坐輪椅行動,雖然可以站立,但是卻堅持不了多久,不過現在,看見徐世昌歸來,王士珍還是從輪椅上站了起來,以示對徐世昌的尊敬。
至於段祺瑞,也是非常恭敬的垂手而立,很是尊敬徐世昌,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徐世昌在得知他被人追債之後,就替他拆了債臺,而且還正式將段祺瑞引入那個頗為神秘的北洋實業圈,現在,段祺瑞終於不必整日為生存而奔波了,腰桿也直了,人也精神了。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北洋,到底還是必須抱團,不然就什麼也不是。
徐世昌知道兩人今天要過來拜訪他,倒是不太驚訝,見了兩人的面,寒暄幾句,便吩咐管家將段王兩人領去客廳伺候,而他本人則在更衣之後去見舊部下。
段祺瑞和王士珍過來跟徐世昌說話,是為了山西、河北煤礦的事情,現在,那個德國人漢納根正打算將山西、河北等地的煤礦組織成一個大型的煤礦辛迪加,這個計劃與北洋實業集團的一個實業計劃相沖突,雙方現在正在醞釀一場商戰,但是由於其中又涉及到了與兩方都有關係的張謇為首的華南實業集團,因此,這場鬥爭必將非常激烈,而且也非常的詭異。
吸取當年與聯合陣線作戰失敗的教訓,現在的北洋中人是不打無把握之仗,王士珍和段祺瑞過去號稱北洋裡的“王龍”、“段虎”,謀略自然不一般,徐世昌之所以叫兩人過來,就是希望他們能夠給自己出出主意,看看怎樣才能以“合法手段”排擠以漢納根為首的山西、河北煤炭工業集團。
王士珍還好說,段祺瑞多少有些拘謹,如果叫他為出兵打仗做謀略,沒問題,可是現在徐世昌卻是在徵求他對商戰的看法,這多少有些諷刺,畢竟,如果他段某人商戰謀略高超的話,當初經營輪船公司也不會欠著一屁股債了,所以,現在段祺瑞是能不發言儘量不發言,以免謀劃失誤,連累徐世昌投資失敗,並進而使北洋實業集團的實業發展戰略一敗塗地。
如今的北洋實業集團,依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確實必須謹慎行事。
第874章 西原計劃
段祺瑞不想發言,可是徐世昌並沒有放過他,在諮詢完了王士珍的意見之後,徐世昌就詢問段祺瑞對這場煤炭大戰的看法。
“徐公明鑑。剛才聘卿已計劃周全,我沒什麼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