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名為“中國速度”號。

“中國速度”號標準排水量五千噸,採用同樣使用標準化製造規範的燃煤鍋爐和蒸汽機,速度最快只有十一節,共有五個貨艙,既能裝載貨物,也能裝載人員,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通用船隻,特別適合戰時海上運輸任務,雖然速度較慢,但是由於甲板上預留了可以安裝中小口徑艦炮的炮位,因此可以很方便的改造為武裝商船,自衛能力遠高於普通商船。

採用標準化流水線造船規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由於採用了部分結構組裝工藝,而且部分使用了新的焊接工藝,這對精度的要求很高,為了培養合格的工人,海軍部和相關技術學校甚至專門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幹,而且放慢了完全實施這種新式工藝的腳步,並制訂了嚴格的獎懲措施,也正因此,直到現在,中國才製造出了這樣一艘通用輪船。

實際上,“中國速度”號只是第一艘建成下水的通用輪船,而就在現在,在福州、上海、廣州、天津的造船廠船塢上也在同時趕工建造同樣型號的通用輪船,而且這些輪船都無一例外已經被預訂,而買主正是已與德國正式斷絕一切外交關係的美國,至於這些像製造罐頭一樣製造出來的通用輪船到底會直接駛往美國,還是會被美國轉手賣給正滿世界到處求購輪船的英國,卻是沒人能夠說得清楚了,就像中國這兩年裡賣給“中立國”美國的那些卡車一樣。

從某種角度看,德國人多少有些作繭自縛的味道,當然,這是在中國沒有加入同盟國的背景下的觀點。

雖然沒有直接將這些船隻賣給英國,不過中國商人的這些買賣合同無疑確實不利於德國的總體戰,但是既然是商人,那麼,自然會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至於中德“友誼”之類的話,騙騙學生也就罷了,想騙住精明的商人,卻是難度太高了些。

與商人們的想法類似,現在的魏瀚老先生也不怎麼相信中德“友誼”能夠長久延續,他曾多次進言海軍部高層,不要一味的依賴德國海軍技術,論海軍技術,英國始終是勝過德國的。

也正因此,海軍部的親德派將領對魏瀚老先生有些意見,如果不是總統和海軍總長一力維護的話,或許現在魏瀚已經告老還鄉了,哪裡還能繼續擔任海軍部造艦司的司長職務呢?

對此,魏瀚也是心裡明白,不過他並不介意,他堅持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技術官僚,說的話都與技術有關,與政治無關,所以,別人瞧他不順眼就由別人不順眼,他還是他,還是那個推崇英國技術的造船專家。

第847章 中國速度

對於魏瀚對德國的看法,楊王鵬也是非常清楚,以前,他對中國親英還是親德持無所謂的態度,而且考慮到有必要與趙北保持政治上的友好關係,因此,楊王鵬也一度表現的像一個親德派中堅人物,不過時移則事易,現在趙北擺明了拿他當小角色看,那麼,楊王鵬這親德立場也就動搖起來,再加上在總統訓政一事上也存在不同看法,所以,現在的楊王鵬也漸漸的向親英派方向發展,不過相比坐在他對面的那位魏瀚老先生,楊王鵬尚未表露出強烈親英的姿態,至少,沒人知道他正在轉變立場。

現在,當楊王鵬在座位上端著茶杯欣賞鐵路兩邊的嶺南景色時,坐在他對面的魏瀚老先生則依舊拿著一把計算尺算來算去,並不時的將計算結果記在筆記本上。

至於魏瀚老先生帶來的那幾名助手,則坐在走道對面的那兩排座椅上,也在溫習功課,無暇欣賞那窗外的嶺南景色,與楊王鵬的無所事事形成鮮明對比。

楊王鵬收回目光,看了眼仍舊在埋頭計算的魏瀚,對方那滿頭的白髮讓他很是感慨,都說光陰虛度,現在,楊王鵬覺得自己真的是在虛度光陰,或許當初唐紹儀的話說的好,與其在外務部領著閒差,還不如學鐵道總長詹天佑先生,在實業上有所建樹。

可是在實業上能做什麼呢?楊王鵬出身於晚清秀才,接受的是傳統舊式教育,原本是打算考個功名,在仕途上有所建樹的,但是誰曾想,清廷居然在辦新政的時候取消了科舉,不再用考試的方法挑選人才,雖然辦了幾次經濟特科,可是所選拔的所謂“人才”多半都是與官場人物沾親帶故的“洋務干將”,結果,無權無勢也沒有關係可用的楊王鵬也因此而失去了透過科舉踏上仕途的途徑,無奈之下只能投入新軍,然後,毅然決然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

現在回想當年,楊王鵬自己也不太清楚,如果當年清廷沒有取消科舉的話,他會在什麼時候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他的革命道路也走得非常不順,走到現在,依舊落魄,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