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日本政府的東南亞野望!多少年了,日本一直在西方列強的夾縫中苦苦尋找機會,現在,機會到了!日本政府絕不會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即使英國堅決反對,日本也不會屈服。
目前的情況下,荷蘭如果想避免遭到中日兩國艦隊的聯合攻擊,唯一的辦法是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只有這樣,日本才會失去向荷蘭宣戰的正當理由,但是問題在於,荷蘭現在有這個向德國宣戰的勇氣麼?恐怕沒有,相比德國的軍事機器,荷蘭王國的那點可憐的陸軍力量根本就不夠德國陸軍塞牙縫的,更重要的是,經過幾年歐洲戰爭的折磨,以及隨之而來的英國海軍執行的“經濟封鎖海上戰略”與德國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中立國荷蘭賴以生存的對外貿易遭到致命一擊,現在的荷蘭,完全依靠向德國走私銅礦石、石油維持國家經濟,在這種情況之下,荷蘭怎麼會向德國宣戰呢?
所以,日本政府堅持認為,只要中國向荷蘭宣戰,日本就可以緊接著向荷蘭宣戰,然後依靠那強大的海軍力量吃掉新幾內亞以及荷蘭佔領下的其它東印度群島屬地。
關鍵不在於怎麼吃,以及吃之前的藉口,關鍵在於,吃掉荷蘭的東印度群島之後如何與中國分配戰利品?日本在上次的中日戰爭中已經意識到了中國軍事力量的覺醒,面對這樣一個陸上軍事猛獸,日本政府絲毫沒有信心在陸上戰場贏得勝利,即使是海洋之上,日本海軍也無法忘記那些被猛獸廝咬出來的傷口的巨痛。
所以,日置益現在的主要任務,除了挑唆中國與荷蘭之間的戰爭之外,還有一個次要任務,那就是與中國方面談判戰後的戰利品處置問題,哪些荷屬領地歸中國,哪些荷屬領地歸日本,這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必須明確下來,以免到時候中日兩國因為分贓不均而再起戰端。
用一句中國成語,日本政府的這個政策叫做“未雨綢繆”,看得相當深遠。
第888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
作為日本新任駐華大使,日置益現在的工作重點很明確,首先就是挑唆中國與荷蘭之間開戰,其次才是與中方磋商戰後利益的分配方式,如果前一個任務不能完成的話,那麼後一個任務就沒有必要進行下去了。
所以,對於日置益而言,當務之急就是挑起一場東南亞戰爭,而且必須由中國先打第一槍,然後才是日本參戰的時機,這場戰爭的結局將直接對未來若干年東南亞地區的整個戰略格局造成深遠影響,其影響力或許不亞於當年那場日俄戰爭。
在來中國之前,日置益曾認真研究過中國這位“狂人總統”的做事風格,他堅信,這樣一個軍政強人,從來就沒有打過無準備之仗,而現在,這位總統既然已經開始利用“爪哇”號扣船、沉船事件做文章了,那麼,這肯定說明“狂人總統”已經為這場中荷之戰做好了充分準備,參考當年中日東北亞戰爭的情形,日置益也相信,一旦中國軍方發動對荷蘭的攻擊,一定是攻勢兇猛的,而且肯定會使荷蘭一敗塗地。
依靠目前中國南洋分艦隊的實力,日置益相信,單靠那支艦隊的力量足以對付荷蘭東印度分艦隊,現在所唯一需要顧慮的或許就是英國和法國的態度,不過考慮到歐洲戰爭的僵持局面,日置益也認為英國和法國不會採取直接的軍事幹涉行動,尤其是當看到日本也參加對荷蘭的戰爭之後,英國和法國也必須考慮到協約國集團的團結,日本現在畢竟也是協約國集團的參戰國,只要德國一天沒有倒下,日本就是值得英國和法國拉攏的東方海軍強國。
日置益也相信,只要那位中國總統下定決心開戰,即使英國和法國強烈反對,也不會影響到中國總統的開戰決心。
一旦戰爭開始,或許整個亞洲的局勢就會驟然變化,甚至牽動全球戰略佈局。
這是一場日本政府夢寐以求的戰爭,日置益收到的日本政府命令必須完成,否則,用那位首相先生的原話講,“你只能切腹以謝國民了”,所以,日置益無論如何都必須攛掇中國對荷蘭宣戰。
挑唆別國與第三國開戰,說起來不易,做起來更難,日置益知道,這個任務不容易完成,因為主動權並不在他手裡,而在那位“狂人總統”手裡,誰也不清楚“狂人總統”到底在打什麼主意,或者只是虛晃一槍,撈到好處就讓步,或者確實已堅定了對荷開戰決心,就等製造民意了。
也正因此,日置益決定先從這個“民意”開始,他也知道,就在今天上午,中國的各大報紙都以很大篇幅報道了“爪哇號事件”的詳細經過,以及沉船原因,這或許可以看作是“狂人總統”對荷開戰的輿論準備,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