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虎口的旗人拍發電報,向清廷密告袁世凱“與革命黨勾結鴆殺大行皇帝”,拼著撕破兒女親家的臉也要讓袁世凱吃不了兜著走,他的做法直接導致了袁世凱的出走和謀反,所謂得不償失,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在紫禁城裡抄出了端錦的那封密電,當然不會跟端錦客氣,於是端錦在京津一帶的財產都被袁大總統兼兒女親家給“充公”了,就連端錦過繼給端方的那個女兒也被袁家一封休書趕出了袁府。

端錦咽不下這口氣,但袁世凱身為民國大總統,深居簡出,很少離開總統府,端錦一個無權無勢的落魄旗人,沒有辦法接近袁大總統,倒是趙北經常在公眾場合露面,還時不時的召集中外記者做秀,這個目標可比袁世凱顯眼多了,於是,端錦決定先向趙總司令復仇。

實際上,總司令還在武漢坐鎮的時候,端錦就在謀劃刺殺總司令的行動了,為了刺殺總司令,端錦很是費了番腦筋,江湖人物沒少找,亡命之徒也網羅了一批,不過總司令防衛很嚴,下手的機會很難尋到,而且沒等他們動手,總司令已率領大軍西征四川,端錦立即追隨總司令的腳步跟了上去,重慶光復之後,端錦從敗兵手裡購買了一批長短槍械,本打算對總司令實施狙殺,但此時又爆發了“蘄州慘案”,總司令坐著炮艦直接就回了武漢,端錦的行動再次落空,只好帶著手下也趕回武漢,不料走到川東,他的那幫手下因為賭博發生爭執,由口角之爭發展到刀槍相向,一場內訌之後,沒死的人拖槍上山落了草,端錦只能帶著幾個旗人親信倉皇逃出四川,由於擔心走漏風聲,他不得不在漢口日租界躲了一段日子。

就是在日租界的那段日子裡,端錦與日本人搭上了線,某日他在茶館裡與幾個日本浪人商議購械事宜時碰到了川島浪速,端錦前些年曾在肅王府與川島浪速有過一面之緣,川島浪速也記得他。

雙方只攀談了幾句之後就立刻意識到了對方的利用價值,於是一拍即合,決定聯手將總司令除去,端錦是為了復仇,川島浪速則是為了踢開大日本帝國前進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日本伸出援手,端錦志得意滿,決定立即行動,於是趁著共和軍二次徵川之際,再次入川,不過這一次,他不是自行其是了,一切行動都由日本顧問指揮。

這個日本顧問就是日本政府派駐大冶鐵礦的監督西澤公雄,正是他將這個刺殺組織命名為“日清聯合拔刀隊”。

這個日清聯合拔刀隊化裝成馬幫,緊跟著共和軍主力部隊,從重慶一路往西,一直跟到了成都,並在成都光復的第二天就在城裡城外分別潛伏下來。

由於沿途盤查很嚴,槍械不好隨身攜帶,因此這支拔刀隊沒有攜帶長槍,無法立即對總司令採取狙殺行動,只能等待機會,但沒等兩天,“川漢路款虧空案”爆光,西澤公雄很是興奮,覺得這是攪亂川西的好機會,於是臨時改變計劃,決定煽動民變。

端錦雖然覺得這可能會使總司令加強警戒,不利於刺殺行動,但是吃人家嘴軟,也不得不附和此議,於是利用成都旗營作為聯絡點,網羅了一批江湖會黨、遊棍,在城裡城外四處煽風點火,由於川民群情洶洶,他們的行動取得了一點進展,今天上午的那場百姓哭街行動差點演變成民變,只是因為總司令的剋制,事態才得以平息。

此次行動功虧一簣,西澤公雄也是無可奈何,而且由於總司令加強了警戒和宵禁措施,拔刀隊潛伏在城裡的那部分人也不得不撤到城外,這使端錦失去了城裡的盯梢和耳目,讓他很是惱火,卻又不敢發作。

眼看著總司令的警戒措施越來越嚴,端錦心急如焚,決定挺而走險,就在當地蒐羅槍支,立即著手佈置刺殺行動,於是便派出手下四處探聽戰亂中流散在民間的那些槍支的下落。

額勒登布手裡有一杆英國步槍的訊息很快反饋到端錦耳中,於是他便派了貴山、尼克通阿等人去向額勒登布購買那杆步槍,但是額勒登布卻嫌他們出價太低,不肯出售,若非如此的話,這額勒登布也不會出現在這座充當聯絡站的客棧裡。

雖然端錦向額勒登布報了名號,可額勒登布畢竟只是一個旗丁,他可不清楚官場上那些大人物的名字。

“原來是端大人,小的給大人請安。”

見額勒登布一副淡然模樣,端錦有些生氣,於是只好將端方抬了出來,說道:“爺的名字你可能沒聽過,可爺的兄長的名字你不可能沒聽過。前任兩江總督是誰,你總知道吧?”

“前任兩江總督?”

額勒登布抬起頭,看了看被端錦系在腰間的那條白色腰帶,猛然醒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