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無表情的說道:“閣下的猜測毫無依據,德國公民是文明的,絕不會參與這種犯罪行動。”

“我是說‘如果’,這是一個假設,領事先生。”

見美國商人一副刨根問底的架勢,趙北覺得沒有必要再讓他表演下去了,於是說道:“領事裁判權我是知道的,不過日本政府現在敵視我共和政府,上次悍然製造‘蘄州慘案’,這一次又派人來暗殺共和政府的將領,這樣一個國家已不能稱為文明國家,領事裁判權顯然不適用於本案,而且這是一次跨國政治暗殺事件,不是普通的民事或刑事案件,在本案中,領事裁判權似有商榷之處。”

美國商人不置可否的聳了聳肩,識相的閉上了嘴。

德國領事的翻譯費斯切爾與領事小聲嘀咕了幾句,然後站了起來,說道:“對於領事裁判權,我國政府與列強是立場一致的。另外,將軍閣下,領事先生建議檢視一下物證,僅有人證很難定罪。”

“我正有此意。”

趙北點了點頭,向衛隊長使了個眼色。

“田勁夫,命人帶陪審員和國際友人去旗營裡轉轉,看看那些屍體,再看看那些武器。今天的提審就到這裡,把嫌疑犯先帶下去,等那兩位在外國留過學的法官到了成都,咱們再問問他們,這案子到底該怎麼審理。此案我已拍發電報,告之了制憲會議和總統府,相信用不了多久,中樞就會做出反應。”

人犯押了下去,洋人們隨後離開,這些“陪審員”和觀審的市民代表也紛紛退下,但傅華封卻被總司令叫住了。

“傅委員,你留一下,我有事情與你商量。”

傅華封又坐了回去,衛兵新沏了杯紅茶過去,他只是捧著茶杯,並未沾口,見這裡已無閒雜人員,便向趙北問道:“總司令真打算將這個日本人定罪?領事裁判權確實不好處理啊,便是當年清廷想在租界裡拿革命黨人,也得跟洋人領事說好話。”

“定不定罪只是一個立場,其實我也知道,就憑那個尼克通阿的幾句證詞和幾桿破槍,這案子若是放在列強的法庭上,基本上是無法定罪的。”

“那總司令還要特意請來洋人觀審?何不照著軍法將這日本人秘密處決?”

“這個日本人定不定得了罪並不重要,處決不處決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人們知道日本政府在幹什麼,這是跨國政治暗殺,放在列強那邊就是開戰的藉口。其實想幹掉我的人多得很,不在乎多一個少一個,秘密處決這個日本人只能讓我痛快一時,可是不處決這個日本人,卻能讓日本政府頭疼一些日子,這筆帳算下來,不是已很清楚麼?不過這話又說回來,傅委員,我叫你留下,不是跟你討論法律事務的,把你留下,是想問你幾句話。”

趙北喝了幾口紅茶,但睏意不減,強撐著眼皮向傅華封問道:“傅委員做了幾年鹽法道?”

“兩年有餘。”傅華封答道。

“這麼說,對於偽清朝廷的鹽政、鹽法你比較熟悉了?”

“略有心得。”

“聽說這偽清時代的鹽政弊端很多,每年的鹽稅收入中,有一半都進了私人腰包,這個說法不算過分吧?”

傅華封淡淡一笑,搖頭說道:“此言謬矣!在傅某看來,每年清廷的鹽稅收入中,至少有七成落進私人腰包,而這七成鹽稅收入中,一半歸鹽商,一半則是落入了各級鹽官腰包裡了。”

“哦?那麼,不知傅委員做鹽法道的時候,有沒有從中分潤呢?”

趙北挑起眉頭,問了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傅華封大大方方的說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眾,眾必毀之。傅某以為,這句古語有些道理,不知總司令以為然否?”

趙北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這麼說,這就是制度問題。這偽清時代的鹽政必須改一改,不然,這鹽政就是漆黑一片,政府的收入也是得不到保證。既然傅委員對這鹽政略有心得,不知肯否寫個條陳,將這偽清時代鹽政的黑幕揭開?”

傅華封說道:“總司令下令,傅某怎敢不從?只是不知,總司令想怎麼改這鹽政?當年清廷不是沒有改過,但迫於時局半途而廢。鹽政一事,說改也好改,說難改也難改,有人得利,就必然有人失利,如今時局不靖,人心不穩,總司令是否已下決心要改這鹽政?”

“鹽政肯定要改,不過具體怎麼改,這還要等你的條陳呈上來後再說。其實這個利益問題也好解決,過去的清廷之所以不敢改鹽政,就是因為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沒有辦法,對於一個沒落王朝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