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夠平衡日本,那麼,中國就可以從這個戰略機遇中找到發展的機會。

關鍵就是這個平衡日本,歐洲列強一旦專注於歐洲事務,遠東地區的戰略均勢就會遭到破壞,而在趙北所熟悉的歷史上,日本也正是利用這個機會稱霸遠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日本來講,也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機會,在另一個時空位面,日本人抓住了這個機會,而且沒有競爭者,但是在這個時空位面,趙北決心做個競爭者,從這場“遠東盛宴”中分一杯羹,而且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打算阻擋一下日本前進的腳步,而“東北亞危機”似乎可以看作是他遏制日本的一次嘗試與冒險。

“東北亞危機”爆發之後,趙北推波助瀾,而這場遠東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趙北對朝鮮半島反日運動的強力支援,沒有他的理論,沒有他的槍彈,朝鮮或許在兩年前就已經被日本政府納入殖民經濟圈中了,而日本政府也將解除後顧之憂,全力專注於中國東北地區,但是現在,由於趙北的干擾,日本政府不僅無法執行朝鮮半島殖民計劃,而且也因為圍剿反日遊擊隊的戰爭而債臺高築,日本政府原本就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愈發雪上加霜,這種狀況也正是趙北干擾的結果,對此,日本政府非常憤怒,而趙北卻非常高興,日本政府的債務越麻煩,那麼日本的經濟發展就越缺乏足夠的資金,這會引起兩個直接後果:其一,日本商人將無法擁有足夠的資本在遠東地區進行投資,這有利於中國企業的發展;其二,日本政府對本國國民敲骨吸髓的壓榨必然導致國內民怨沸騰,矛盾激化,政局不穩,雖說爆發革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隻要日本政局動盪,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無疑是非常有利的,前提是日本政府不會挺而走險,用戰爭轉移國內視線。

現在的遠東局勢,確實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此,趙北有著清醒的認識,考慮到日本政府的困難處境以及日本軍隊中“下克上”的不良傳統,趙北決定見好就收,不將日本政府逼上絕路,進而導致中日兩國兩敗俱傷,影響他的整體戰略。

也正是出於這個考慮,趙北決定與英國、美國合作,共同解決目前的遠東困局,緩和緊張的國際氣氛。

現在,主持中日調停的英美兩國駐華公使已經來到總統府,趙北確實有必要去見一見兩位公使先生,拿出自己的條件,看看能不能和平解決“東北亞危機”。

所以,在與魯平結束了關於海軍備戰問題的探討之後,趙北便離開了統帥堂,在衛隊的護衛下乘車趕去國賓館,接見英美兩國駐華公使。

等這位民國大總統趕到國賓館時,英國公使與美國公使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尤其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端著一杯印度紅茶,在會客廳不時的走來走去,這心中的焦慮是寫在臉上的。

沒辦法不焦慮,本來,朱爾典以為他一過來,這民國的總統先生就會屁顛屁顛的趕來見他,但是他在這裡一等就是半個小時,遲遲不見總統先生過來,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這位總統先生根本就不著急外交斡旋的事情,他或許真的打算用武力解決問題,那些火車站裡來來往往的軍用列車,以及那些在各地發動反日集會與示威的中國青年激進分子,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表明,這個國家已經做好了迎接一場地區性武裝衝突的準備,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這讓朱爾典非常憂慮,身為英國駐華外交官,朱爾典有責任維持這個國家現在的局面,這個局面就是“和平”,因為這直接關係到英國的遠東政策,那就是“平衡”,只有當遠東地區的國際力量達到平衡狀態時,英國的遠東利益才能得到保障,但是如果中國與日本發生戰爭的話,這種遠東力量的平衡就會被打破,無論戰爭的結果是什麼,它所導致的災難性後果卻是無法預料的,無論是日本失敗,還是中國戰敗,都可能改變沙皇俄國政客們的想法,畢竟,歐洲的那個德國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如果在亞洲可以撈到足夠的好處,又何必要在歐洲跟德國死磕、為法國火中取栗呢?當年,俄國又不是沒有與德國結過盟,現在俄國之所以加入協約國集團,一個原因是在亞洲遭到了來自日本的遏制,另一個原因則純粹是因為那位德國皇帝的傲慢和短視,現在,由於歐洲局勢緊張,德國皇帝似乎並不排斥重新與俄國沙皇修好,如果因為遠東局勢的發展而使俄國沙皇也出現類似的想法的話,那對英國而言就是戰略上的失敗了。

什麼叫“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是。

以前,朱爾典從來就沒有想過中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是如此的直接,他以前曾錯誤的認為,即使聯合陣線上臺執政,也不會對英國的整體戰略造成威脅,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