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作的第五天,而總統先生乘坐的專列也已抵達了長春,這裡也是日本勢力範圍與俄國勢力範圍的分界線,兩國無論是在鐵路利益上還是在礦產利益上,都以長春為界限,井水不犯河水,以免傷害了兩國之間的“友誼”。
相比趙北穿越之前的那個時空位面,這個時空位面的日俄兩國“友誼”確實已被幹擾,至少,因為伊藤博文遇刺案的審理以及之後的朝鮮反日獨立運動的爆發,沙皇俄國從中看到了日本的虛弱,而同時也看到了中國的價值,雖然在東三省和蒙古問題上中國與俄國有著根本的利益衝突,但是隻要現在的中國中樞政府是“馴服”的,那麼,沙皇俄國並不介意聯合中國遏制一下過於急功近利的日本,以免在東三省地區造成日本尾大不掉之勢。
所以,與趙北所熟悉的那段歷史不同,在這個時空位面裡,沙皇俄國只與日本政府達成了第一次《日俄協約》,至於第二次《日俄協約》,至少到目前為至,俄國與日本尚未達成一致意見。
而這正是趙北此次北巡東三省的次要目的之一,他想進一步拉攏俄國,阻止俄日達成第二次《日俄協約》,防止日本以此為契機獲得喘息之機。
過了長春,趙北就會直奔哈爾濱,在那裡,沙皇俄國的外交特使正在恭候總統先生的到來,以便與總統先生“深入的探討一下蒙古問題”,或許會達成一個秘密條約,而這個秘密條約對於俄國很有利,而且,考慮到中國目前與德國的關係過於密切,俄國人也打算利用這個秘密條約迫使中國做出更多的讓步,以換取“沙皇陛下的諒解”。
不過在離開長春之前,趙北打算接見幾個重要人物,而現在,當總統先生的專列駛入長春火車站後,那幾個重要人物已經在站臺上恭候多時了。
這幾人中以“東三省邊務總辦”吳祿貞地位最為顯赫,而張作霖、吳俊升、馮德麟、馬龍潭等人也不是尋常人物,都是手握重兵的悍將,他們現在均歸吳祿貞調遣指揮,實際上,總統先生真正想見的人是吳祿貞,其他人只是順便接見一下,讓他們有接近總統的機會,以此培養部下的忠誠。
見總統的專列已經進站,吳祿貞等人不敢怠慢,急忙整理了一下軍容,並命令軍樂隊奏樂,禮炮鳴炮,歡迎總統先生的蒞臨。幾人心裡也都清楚,現在“東北亞危機”雖然已經平息下去了,可是這中國跟日本之間的樑子算是結下了,短時間裡化解不了,此次總統冒險到東三省視察,恐怕就是為了佈置防務,要不然,也不會特意拍電報叫他們幾人在長春恭候總統大駕了。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總統在這個時候巡視東三省,眾人都是佩服的,因為這裡是日本的勢力範圍,而就在總統府公佈了總統先生的日程之後,僅遼寧一省的軍警就偵破了數起預謀對總統先生髮起的刺殺案件,抓獲日本浪人數十人,並在抓捕過程中擊斃了同樣數量的日本浪人。
明知日本人想對自己下手,可是趙北還是毅然決然到了東北,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總統的英雄氣概足以讓人折服。
第514章 防禦或者進攻
東三省南部地區是日本的勢力範圍,作為被日本政府和軍部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民國總統,如果想安安全全的巡視東三省的話,那麼這防衛工作就是重中之重,此次總統專列出關北行,這隨行的護衛人員多達五千餘人,其中有兩列裝甲列車,一前一後的保護總統專列,而走在最前頭的是一輛沒掛幾節車廂的前導車,專門用來探路,以免有破壞分子在鐵路上埋設炸彈刺殺總統,而在天空中,還有飛機來回巡弋,一旦發現列車附近有什麼異常的軍隊集結與行軍,就會用空投煙幕彈和信筒的方式向總統專列發出警告。
除此之外,保護總統安全的措施還有幾項,比如說總統專列所有車廂全部掛起窗簾,除了身邊的副官之外,誰也不知道總統到底在哪一節車廂裡,再比如說,專列上的所有軍官都統一佩帶“准尉”軍銜,連總統也是如此,如此一來,就更分辨不清總統的行蹤了。
另外,此次北巡東三省,美國駐華公使司戴德先生也率領著一幫財大氣粗的美國商界名流,乘坐另一列火車跟在總統專列後頭,這固然是為了考察東三省地區的工業發展前景以及鐵路發展前景,但未必沒有別的含義在裡頭,畢竟,有的時候總統先生會特意與美國客人們同坐一列火車,要想謀刺總統,就必須做好將那幫美國闊佬和政客也一同炸上天的準備。
當然,總統先生多數時間還是呆在自己的總統專列裡頭,與身邊的幕僚們磋商著下一步的戰略,現在的局面之下,總統確實沒有多少心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