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直觀的詮釋。

英國選擇威海衛作為華北地區的軍事據點是充分考慮到英國的遠東戰略的,威海衛不僅可以就近監視京津地區,而且可以同時監視日佔遼東半島和德佔青島,只要英國聯日抗德、聯日製俄的遠東政策不變,威海衛就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也正因此,威海衛必須為英國政府的全球戰略服務,而現在,它已被英國政府派上用場,用來作為一個“難民中轉站”使用,專門接收那些從中國東北地區轉移過來的朝鮮反日分子以及不願生活在日本朝鮮殖民當局控制下的流亡者。

現在,這五艘正在駛向威海衛的英國商船就是在執行運送朝鮮人的準軍事任務,而那兩艘英國巡洋艦則是護航艦隻,它們的始發港不是日佔旅順,而是山海關南邊不遠處的秦皇島煤港。

這五艘商船上總共裝載了超過一萬名朝鮮人,其中的多數人都曾經是反日遊擊隊的戰士和軍官,他們現在已被解除了武裝,身份已是流亡海外的難民,日本政府不能再以任何藉口追究他們過去的任何“罪責”,但是日本政府也絕對不會允許這些人留在朝鮮半島逍遙自在,另一方面,中國中樞政府也不打算接收這些言語不通的外國流亡者,因此,這些朝鮮反日分子的最終目的地在南洋。

根據中國、日本、俄國、英國、美國這五國達成的書面協議,一旦中國同意禁止本國公民向朝鮮反日勢力提供人員、資金、軍火的支援,那麼,英國和美國政府將為朝鮮反日流亡分子提供庇護,而且考慮到中國確實沒有能力接收這麼多外國流亡者,英國和美國政府也勉強同意“本著自願原則”將部分朝鮮反日流亡者轉移到南洋各地分散安置,有的人將去馬來亞的橡膠園做工,有的人則將前往菲律賓馬尼拉當碼頭工人,至於那些實在不想去南洋的人,英國和美國也絕不強求,至於他們到底該怎麼安置,那就是中國中樞政府的事情了。

這個《五國協議》的達成頗費周折,而當協議達成之後,為了收容那些從朝鮮半島撤到中國東北地區的朝鮮反日武裝人員,前後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今天,第一批流亡者終於啟程了,他們將先去威海衛,以便進行甄別,在那裡,他們將選擇自己今後的生活道路。

將朝鮮的反日流亡者轉移到南洋安置,而且其人數之巨,足以讓人驚訝,這是人類近代歷史上最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為了跟蹤報道這個事件,各國新聞界無不派出精兵強將前往採訪,全程跟蹤報道,畢竟,以前國際社會還從來沒有這麼高調的處理過某國軍事殖民過程中所造成的難民問題,或許,這是一個契機,可以用來促進各國政府間的合作,以便為透過協商方式解決國際糾紛鋪平道路,避免戰爭,現在的這個時代,戰爭的破壞力越來越強,而世界也因此而越來越動盪,許多有識之士都在呼籲組建一個跨國聯合政治組織,以裁決者的身份公正而和平的解決國與國之間的衝突。

實際上,為了此次流亡者轉移南洋安置的事情,中國、日本、俄國、英國、美國確實成立了一個具有國際色彩的非軍事組織,叫做“遠東和平委員會”,美國總統塔夫脫先生擔任委員會名譽主席,而英國駐華公使司戴德先生擔任執行主席,這個組織顯然已顯示出一個國際政治合作與調停組織的雛形。

考慮到現在歐洲局勢越來越緊張,巴爾幹地區馬上就要爆發戰爭,為了避免發生全歐洲大戰,此次採訪流亡者轉移行動的各國記者們也將主要注意力放在了“遠東和平委員會”上,希望能夠借鑑這個組織調停國際衝突的經驗。

作為英國《泰晤士報》遠東地區主編,莫理循先生親自出馬,對此次流亡者跨國大轉移進行了跟蹤報道,而且現在,他就在威海衛港口外的一艘商船的前甲板上,坐在一捆纜繩上,認真的整理著他的採訪筆記。

甲板上的人很多,眼看就要到港口,許多原本呆在船艙裡的朝鮮人紛紛走出船艙,站在船舷邊向威海衛軍港眺望,許多人痛哭流涕,這一去,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祖國和故鄉的土地了,或許,他們永遠也不會回到故國了吧,畢竟,日本政府已經正式宣佈吞併朝鮮,而“東北亞危機”的結束似乎也可以看作是列強對日本吞併朝鮮的正式承認,就連中國,似乎也接受了現實。

甲板上哭聲震天,莫理循無法集中注意力,只好暫時停下了手頭的工作,將採訪筆記和那根鋼筆裝進公文包,然後從那堆纜繩上站起,提著公文包走到了艦橋上,靠著一根雪茄煙收買了一個值班水手,在艦橋找了一個角落,以便繼續他的工作。

雖然回船艙裡或許會更安靜些,但是現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