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炸的還有一幫江蘇省軍的高階軍官,所以啊,你的擔心並不存在,徐寶珍死後,海軍第一艦隊司令程璧光向中樞建議任命楊瑞文接任江蘇督軍一職,中樞並已批准,現在,‘飛鴻’號巡洋艦就是楊督軍的督軍府。”
段祺瑞有些吃驚,他確實沒料到江蘇的形勢竟是一日數變,接過電報的時候,他下意識的看了眼坐在對面的田勁夫,揣測著徐寶珍捱得那顆炸彈是否與軍情局有關,作為陸軍總長,段祺瑞多少是瞭解軍情局某些內幕的,他知道,軍情局下設有一個爆破科,專門培訓合格的爆破專家。
看完了電報,段祺瑞終於服氣了,在他看來,如果這個“內政部一號專案”真的是一個由中樞策劃的陰謀的話,那麼,中樞的目的確實已經達到了,一箭雙鵰,既削弱了江蘇地方實力派,也警告了一下蠢蠢欲動的國民同盟。
不過目前而言,江蘇那邊的形勢反而不如這裡的形勢緊張,至少段祺瑞是這麼認為的,只要國會大廈前的那場鬧劇不結束,中樞就下不了這個臺階。
“那幫示威的國會議員如何處置?”段祺瑞問道。
“如何處置?處置什麼?他們不過是想讓國會召開會議,討論一下目前的形勢而已,既然他們想開會,那就開會,不過這是黎議長的事情,與我無關,與中樞政府無關,不然的話,那就有中樞政府幹涉立法機構工作的嫌疑了。剛才我已派人去通知國會方面,請黎議長斡旋此事,儘量滿足那幫國民同盟議員的要求,召集緊急全體會議,商議目前的局勢,以及‘一號專案’善後問題,爭取早日平息事態,恢復議員名譽,結束動盪局面。”
趙北一本正經的拿出了一個正當的理由,將皮球踢給了國會和黎元洪。
“既然總統已知會國會方面,那麼何必將我們叫過來?”
段祺瑞有些奇怪,他以為總統召見是為了武力鎮壓的事情,但是現在看來,總統顯然不打算唱白臉。
“叫你們過來,自然是有正事商量。現在,我已命副官佈置會場,咱們馬上召開一場軍事會議,商量政府軍增兵江蘇的事情,自從孟恩遠的隊伍拉到徐州之後,蘇南地區就成了徐寶山的禁臠,那是個獨立王國,中樞絕對不會坐視不理!考慮到目前的局勢,中樞決定召集相關各部,統籌安排,以策萬全。”
總統的話讓在場眾人精神都是一振,這表明,中樞已經下定決心直接控制江蘇,結束那裡的半獨立狀態,統一政令。
如果進軍順利,那麼,這將是中樞政府削藩行動的決定性勝利。
第536章 局中人
江蘇是中國東南各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自從“四年工業發展計劃”實施以來,這裡的輕工業發展速度之快,足以傲視東南,而且,憑藉著經濟上的先發優勢,這裡比華中工業區的發展前景更好,如果不是因為重工業建設一直遭到中樞政府刻意壓制的話,這裡的工業發展速度和規模將遠超華中地區。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江蘇地方勢力一直與中樞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英國政府的態度,長江流域被英國政府視為英國勢力範圍,而且由於控制著長江口,又與遠東金融中心上海相距咫尺,因此,英國政府確實不願意看到中國中樞政府直接控制江蘇,尤其是蘇南地區。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江蘇地方實力派人物徐寶山突然死去,使這裡的地方勢力遭到沉重打擊,由於失去了一位擁有威望和能力的靈魂人物,江蘇的徐氏勢力基本上失去了與中樞對抗的信心和勇氣,他們只能選擇向中樞輸誠,以換取中樞的承諾,保留他們的現有經濟利益。
另一方面,國際形勢也發生了劇烈變化,隨著巴爾幹戰爭的爆發,歐洲各主要強國紛紛將注意力轉回歐洲,密切的關注著巴爾幹局勢的發展,而且,為了以防萬一,所有的歐洲軍事強國都加強了軍備建設,擴充軍隊,更新武器,以迎接似乎隨時都可能爆發的全面武裝衝突,對於英國政府而言,沒有什麼利益比得上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利益,失去了遠東,英國傷的只是皮毛,可是如果失去了歐洲,英國傷的可就是內臟了,所以,英國政府對於中國中樞政府直接控制江蘇的行動並未採取強硬立場,只是透過駐華公使照會中國方面,務必保證英國商人在當地的現有利益。
在這種國際與國內的大好形勢下,中國中樞政府派遣的兩個步兵師很順利的就開進了蘇南地區,並直接接管了南京防務,隨後,迅速對原江蘇省軍進行了整編與縮編,最終將其收編。
在隨後的清算中,江蘇土皇帝“春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