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2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雙手捧住,然後直起腰,遲疑了一下,還是問了一句。

“老爺,這人已到門口,而且揚言,若是老爺不見他,他就賴在門口不走。老爺,您見是不見?”

連問兩遍,徐世昌才回過神,沉吟了片刻,抬起手指指腳下的地板,說道:“帶他過來,到這書房裡,等他過來之後,你守在門外,沒有吩咐,誰也不許過來。”

管家老蔡應了一聲,轉身去了,徐世昌也沒叫來下人,親自動手收拾了一下書桌,然後拉了張凳子靠窗坐了,拿起本《資治通鑑》裝模作樣的看了起來。

不多時,管家老蔡領著兩人走進書房,徐世昌抬頭望去,見那跟在老蔡身後的客人正是那位因為“國會清算案”而遭到民國政府通緝的北洋政客盛宣懷,至於那跟在最後的那位客人,卻也不是陌生人,而是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

袁克定居然與盛宣懷一起過來了,這讓徐世昌有些驚訝,因為當初如果不是盛宣懷發起的那個“倒袁集團”,袁世凱恐怕也不會被氣得一命嗚呼,按說袁大公子應該與盛宣懷那幫倒袁派不共戴天才是,可是現在看來,兩人的關係似乎還不錯呢,居然一同過來拜見民國前任總統。

雖然心中奇怪,可是這必要的禮節少不了,徐世昌與盛宣懷行得是上下級禮,而袁克定向徐世昌行的卻是晚輩禮。

略微寒暄,雙方各自落座,管家老蔡上了茶水點心,便退出書房,將門關上了,隨後就守在門外。

書房裡就只剩下徐世昌、盛宣懷、袁克定,可以進行密議了。

“杏蓀兄,現在你是民國政府通緝在案並且在逃的人犯,你今日過來見我,不知是否是來投案的?若是,我可以給你說說情。”

徐世昌開門見山,倒是沒有給對方留什麼面子。

盛宣懷苦笑道:“菊人,你什麼時候也學會俏皮話了?投案?盛某在官場上風光了半輩子,怎麼會甘心去那牢裡受罪吃苦?今日登門造訪,只是來與菊人商量件事。”

徐世昌愕然說道:“與我商量何事?莫非,你想投資實業?現在我是個商人,不是政客,也不是官僚,我只對實業感興趣,對於政治,我現在是毫無興趣。”

見徐世昌一上來就將話說死,盛宣懷卻是並不甘心,抬起手指了指坐在身邊的袁克定,說道:“其實,若非袁公子,我也不會趕來武漢,今日我們與菊人商議的事情,也是機密之極。”

徐世昌看了眼袁克定,冷冷說道:“袁公子,你現在是國會眾議員,這是國會對袁項城為‘速定共和’所做貢獻的肯定,也是國民對你能力的信任。你現在不老老實實呆在北京,參與國會事務,卻跑到武漢來,似乎有些不太合適吧。”

其實這話說得客氣,一位國會眾議員跟一個被政府通緝的在逃犯搞在一起,這未免太不象話,雖然早就摸清了這位袁公子的稟性,可是徐世昌還是為袁世凱而感到悲哀,都說虎父無犬子,但是在這位袁公子身上,徐世昌卻看不到這一點。

袁克定哪裡能猜得透徐世昌話裡頭的真正意思?他還以為這是徐世昌為他的前途擔憂。

“多謝徐相提醒,不過晚輩此次來漢,是向國會請了假的,黎議長和湯議長都批准了,旁人自然抓不住晚輩的小辮子。”

袁克定先客套幾句,然後話鋒一轉,將他此次拜訪徐世昌的真正目的說了出來。

“此次來漢,晚輩是來向徐相問計的。前幾天,晚輩聽到風聲,據說趙大總統正打算與俄國政府簽訂一份密約,可是國會卻對此事一無所知,雖然黎議長和湯議長都矢口否認政府正在與俄國政府進行秘密談判,但是晚輩得到的訊息卻是非常準確,似乎又不是空穴來風,因此,晚輩有些拿不定主意,想起徐相避居武漢,於是就過來了,想向徐相問計,路上碰見了盛杏蓀先生,向他說起此事,於是索性我們一起過來了,今日到漢,先到徐府拜訪,不料下人說徐相去了碼頭,於是我們又趕去碼頭,不想半路碰見了徐相的馬車,於是就跟著徐相回來了。”

“原來跟蹤徐某的是兩位啊?難怪那個打招呼的人看著眼熟,想必是盛府的下人吧?如果那人一臉兇相的話,徐某還以為是被歹人盯上了呢。”

徐世昌故意做出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感慨了幾句,倒是很得“顧左右而言它”的精髓。

但是盛宣懷何等精明,自然不甘心就這麼放過徐世昌,他比徐世昌年長,又一直都同為北洋集團一分子,現在他復仇心切,當然要拉徐世昌下水,試圖依靠徐世昌的號召力拉攏一幫政治上的失意政客,掀起一場政壇風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