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船和假洋船,至於那些列強的炮艦和洋船,咱們目前還沒攔過一艘,用外國船隻走私軍火,再合適不過,即使走漏風聲,也可以解釋成是運給租界的。要想攔截這些外國船隻,咱們可得做好與列強徹底撕破臉皮的準備。”

雖然現在趙北正在積極策劃反英事業,可真要叫他豁出去跟英國人拼命,他還真沒有什麼信心,連德國人都拼不過英國,現在的共和軍又有什麼實力做到這一點?況且,反英只是一個姿態,目的僅僅是為了哄德國皇帝開心,騙些德國支援,現在的國際力量對比趙北還是清楚的。

上德國的賊船,就必須隨時做好跳下賊船的準備,不能不留後路。

不過話又說回來,除了這個原因之外,趙北之所以對湖南、貴州立憲派偷運軍火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借刀殺人之計。

當初趙北忙裡偷閒遊東湖,邂逅了譚延輳А⒘蹕鄖鋇熱耍�淙凰�譴蜃諾幕獻郵恰翱疾旌�斃掄�保��槍埠途�那楸ú棵諾玫降那楸ㄈ詞撬�欽�詿雍嚎謐飩繽翟司�穡�費雨'和劉顯潛先將軍火裝上洋船,運到湘西,然後再將軍火分別轉運長沙和黔東北,至於他們想幹什麼,雖然情報部門不敢下斷言,但是考慮到辛亥革命時各省立憲派的動作,趙北用腳趾頭都能猜出他們想幹什麼。

立憲派不甘心被一幫“會匪”壓榨,他們準備造反了!

必須承認,共進會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自作自受,如果他們不是急著確立在湖南的統治,如果他們不是急著南進廣西、雲南,如果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解除巡防營武裝,如果他們甘心情願的做總司令的棋子……這麼多的“如果”,只要共進會從中挑出任何兩樣來,也不致於一敗塗地,而在這些因素中,共進會與總司令分道揚鑣卻是最為致命的。

可以說,如果趙北哪怕只向共進會提個醒,這湘變、黔變也不會發生,至少共進會不會輸得如此徹底。

可是趙北決定袖手旁觀,因為他覺得共進會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他的利益,為了實施下一步的戰略構想,共進會必須下課。

另一方面,隨著“蘄州事變”的爆發,袁世凱可能已經改變了戰略方向,將共和軍視為主要對手,因此,趙北不得不改變以前的那種坐山觀虎鬥的想法,既然總司令已經利用“蘄州事變”聚斂了民氣、把握了民心,那麼,或許就可以加快入主中樞的腳步了,似乎已沒有必要再給其它革命勢力發展的機會了。

正所謂“時不我待”。

現在建國戰爭已經結束,共進會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如果他們選擇倒向總司令的話,或許可以繼續維持在湖南、貴州兩省的統治,但是他們卻選擇了同盟會,這種行為在總司令看來就是背叛,如果當初沒有總司令的全力支援,共進會怎麼可能有現在的局面?

雖然當初趙北支援共進會去湖南發展也是為了分散清廷注意力,但是既然雙方合作的基礎很好,為什麼共進會不願總司令繼續合作下去呢?僅僅只是因為孫武等人的理想與意氣麼?

同盟會必須為此負責!如果同盟會從一開始就唯總司令馬首是瞻的話,南方的革命形勢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說不定袁世凱的北洋集團早就被清掃出歷史舞臺了。

正是由於同盟會甚至是光復會的不識大體,總司令才不得不借刀殺人,借立憲派的力量將共進會在湖南、貴州的勢力一掃而光。

現在,共進會已倒下了,雖然在雲南還保留著部分力量,但是僅憑他們自己的力量已很難恢復對湖南、貴州的統治了,總司令的目的部分達到,但根本戰略企圖尚未完成。

這個根本的戰略企圖就是藉著湘變、黔變的機會將湖南、貴州一口吞下,實現西南戰略構想,也就是所謂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總司令不能容忍共進會主政湖南,又怎麼會容忍立憲派統治湖南?

所以,第一步計劃是借刀殺人,接下去的第二步計劃就是過河拆橋了。

何況,被立憲派暗箭所傷的南方革命勢力豈會嚥下這口氣?他們肯定會發動反擊,但是他們自己的力量有限,只能聯合總司令。

而且共和軍就在湖北、四川,緊鄰湖南、貴州,大軍朝發夕至,所謂“雷霆萬鈞”,有共和軍出馬,什麼樣的敵人消滅不了呢?

什麼叫“眾望所歸”?這就是。

第264章 決裂邊緣

湘變、黔變直接關係到趙北的西南戰略,無論列強是否直接插手事變,都不會影響趙北強勢介入的決心,所以,這軍事會議一直持續到快正午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