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凱搞臭,袁世凱不甘心失去已到手的民國大總統寶座,也是全力反擊,這實際上是一場正式大總統選舉的前哨戰。
就在雙方為了誰是刺殺案幕後黑手爭吵得難分難解的時候,一封全國通電讓所有人都冷靜下來。
通電是以聯合政黨“庶務委員會”的名義在上海拍發的,主要內容有兩個:其一,宣佈原來的那個政治聯盟“國民黨”解散,同盟會、光復會、共和進步黨與其它小黨重新組建一個政治聯盟,稱為“聯合陣線”,角逐國會選舉;其二,共和軍總司令趙北以高票當選為“聯合陣線”的領袖,由於該政治聯盟實行“委員會制”,設二十名“庶務委員”監督內部行政,以委員長為最高領袖,因此趙北將是該聯合陣線的第一任委員長。
“聯合陣線”?
這個新鮮詞讓所有人都感到眼前一亮,再沒有比這個稱呼更恰當的了,那本來就是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將其稱為“黨”確實有些誇張。
“聯合陣線”是全稱,簡稱是“聯陣”。
人們很快得知,這個“聯合陣線”的提法是趙北的建議,委員會制也是他的提議,由於委員名額充足,黎元洪、張謇等人都得以擔任“庶務委員”,因此這一提議得到了多數小黨派的贊成,同盟會和光復會難違眾意,也只能跟著附和,不過作為交換條件,趙北也同意,將這個“委員長”的任期由五年縮短至兩年。
“聯合陣線”組建之後,立即向上海的制憲會議提交了國會參選申請書,制憲會議隨即予以批准,不過當制憲會議詢問該政治聯盟是否打算參加正式大總統競選時,卻被告之,“聯合陣線”將不參與正式大總統的角逐,“趙委員長”也不打算現在就向總統寶座發起衝擊。
趙北為什麼不參加正式大總統的競選呢?
所有人都很好奇,各種傳言滿天飛,不過人們很快就明白了委員長的良苦用心。
聯合陣線宣佈不參與總統競選之後,北方軍事強人袁世凱立即做出反應,撤退了部分已進抵長江的北洋軍部隊,南北之間的緊張局勢有所緩和,顯然,袁世凱對聯合陣線的“戰略退卻”比較滿意,只要南方不挑戰他的底線,他似乎可以容忍一下。
至於袁世凱到底能容忍多久,誰也不知道,所以,南方實力派以共和軍為首,仍在枕戈待旦,軍事上絲毫沒有放鬆。
不過,國民的注意力很快就轉移了方向,因為聯合陣線的趙委員長出山之後的第一個決定,就是派出庶務委員,分別率領政黨代表團,到各省巡遊演講,與各地民意代表見面,為即將舉行的國會選舉拉選票,作為聯合陣線的領袖,趙北本人也率領一支政黨代表團在川、鄂、湘、贛四省巡遊演講,而且他巡遊的第一站就是湖北蘄州,第二站是江西九江。
距離國會選舉只有不到十天時間了,趙委員長這一路巡視過來,只能是走馬觀花,昨天剛剛離開湖北省境,按照日程,趙委員長的座艦今天將在江西九江靠岸,與江西的民意代表會面。
經過前段日子的“討逆戰爭”,江西的省政基本上已經統一起來,由於閻錫山、李烈鈞的部隊進展順利,贛南的君憲派力量已土崩瓦解,贛南各地的軍政分府都控制在了革命黨人手裡,隨著“聯合陣線”的成立,江西實際上已納入了聯合陣線的勢力範圍,而閻錫山和李烈鈞也都已加入了聯合陣線,成了“聯陣”的地方委員。
聯陣的委員長到九江巡視演講,作為直屬部下,閻錫山和李烈鈞都不敢怠慢,已先後趕到九江城,恭候委員長大駕。
上午九點整,趙委員長的座艦“楚觀”號已駛近九江港碼頭,護衛部隊先行上岸,半個小時後,趙北才在衛隊的簇擁下走上碼頭,站在碼頭的演講臺上,向歡迎他的民意代表們進行了一番簡短而熱情的演說。
“……承蒙陶總理抬愛,承蒙革命同志信賴,鄙人得以暫居委員長之位,雖是夏日炎炎,仍覺如履薄冰。國事艱辛,民生凋敝,此時此刻,鄙人誠惶誠恐,不敢有絲毫懈怠,唯願與諸位民意代表、縉紳耆老、實業人士、革命青年攜手奮鬥,共建憲政,為我國之強盛貢獻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在演說的最後,趙北依舊謙虛幾句,不需他發話,底下的隨員自然已將此次聯合陣線的競選綱領散發下去。
為了此次國會選舉,趙北甚至推遲了對湖南、貴州君憲派的清算,目的就是為了爭取、團結更多選民,以符合“聯合陣線”成立之初衷。
這年頭的選民都不是窮光蛋,實際上,此次登記選民採用的方法是滿清“預備立憲”中規定的那一套,按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