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進了車站一看,除了趙北之外,幾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因為那列開到武勝關的火車實在是太怪異了。

普通列車至少也會掛上十幾節車廂,可是這列火車只掛了八節車廂,整列火車看上去顯得很短,可是無論是車頭還是車廂,都披掛著厚厚的鋼板,就連煙囪也用鋼板圍上,整列火車猶如一位全身鎧甲的戰士,車廂側面扁扁長長的車窗裡還伸出黑洞洞的炮口,這就像是戰士拿在手裡的武器。

“諸位,不必驚訝。這叫‘裝甲列車’,外國軍隊早就裝備了,咱們中國軍隊只怕還是第一次裝備這種武器。咱們能夠這麼快就裝備裝甲列車,這得感謝咱們的兵工廠技師。”

趙北淡淡一笑,頗為自信的吹噓了一番。

第306章 武勝關(下)

裝甲列車的概念起源於歐洲,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各大軍事強國已紛紛裝備了這種新式武器,不過由於機動性不強,裝甲列車的主要用途只是保衛鐵路線,是一種防衛性的武器,攻擊性不足。

作為穿越者,趙北早就在謀劃為軍隊裝備裝甲列車的事情了,實際上就在接管漢陽兵工廠之後不久,趙北就與技師就這個問題進行了磋商,叮囑他們儘快研製一列可以用於實戰的裝甲列車。

這件任務交給了兵工廠督辦劉慶恩,而劉督辦又將這個工作交給了兵工廠總辦沈鳳銘,由他全權主持研製工作。

為了完成這個工作,沈鳳銘組織了一個技術小組,將漢口火車站一座廢棄的站臺充分利用起來,作為工作基地,出於保密的需要,趙北特意派了一個步兵連對那座站臺實施軍事管制,並用一堵圍牆將其與漢口火車站隔離起來,實施封閉管理。

沈鳳銘的技術小組利用一臺半新的英國造蒸汽火車頭和幾節德國造承重車廂進行初步的裝甲化實驗,研究如何將一列普通火車改裝為裝甲列車,為了加強技術力量,沈鳳銘還專門派人去了趟上海,從剛剛組建不久的上海吳淞機廠重金聘請了十多名技術骨幹,眾人在沈鳳銘的帶領下,沒日沒夜的在那座廢棄站臺上忙碌了幾個月的時間,終於製造出了中國的第一臺裝甲火車頭。

這臺火車頭的裝甲防護比較周全,兩側裝甲稍厚,均為二十五毫米,頂部裝甲較薄,僅有十五毫米,為了保護車輪和汽缸,兩側裝甲帶從駕駛室頂部一直延伸到車輪底部,距離鐵軌的高度僅為半尺,這使整臺火車頭看上去就像一隻長方形的盒子,模樣非常怪異。

這臺裝甲火車頭製造完成之後,趙北曾親自檢視過,給出了幾條改進意見,並正式將這臺火車頭命名為“鐵頭一號”,並叮囑沈鳳銘等人儘快完成裝甲車廂的研製,而那時,四川戰役已經結束,南北局勢正在趨向緊張。

沈鳳銘深知時間緊迫,帶領手下吃住都在基地,緊趕慢趕,總算是趕在“南國破曉”軍事行動啟動前夕完成了全部車廂的裝甲化改造,由於時間緊迫,趙北“設計”的那種車頂式旋轉炮塔已來不及研製,只能在車廂側面開幾扇扁窗,充當炮窗,另外,車頂也開了天窗,並在下方位置設定了一臺人力升降機,必要時可以將山炮移到車頂,進行環形射擊。

由於軍事形勢緊張,已不可能對這列裝甲列車進行全面測試,利用夜間時間匆匆進行了幾次行車及火力實驗後,這列裝甲列車正式被劃入共和軍序列,歸總司令部和總參謀部直接指揮,全列車滿員編制一個營,並專門為其配備一個後勤支援工兵營,開行另一列火車,滿載鐵路器材跟隨於後,以便在必要時搶修鐵路。

昨日,裝甲列車營已奉命離開漢口車站,趕往孝感火車站待命,趙北離開孝感之後,電令裝甲列車營立即向武勝關進發,與該營一同行動的還有支援工兵營,他們的火車拖來了兩門原本安置在龜山炮兵陣地的斯科達280毫米重炮,重炮被拆成散件,分裝在四臺平板車上拖運,為了保密,特意蒙上了油布,隨車拖帶過來的還有五百餘顆重炮炮彈,這幾乎是全部的儲備高爆彈,為了打贏這一仗,趙北算是全力以赴了。

武勝關火車站只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車站,以車站為中心形成了一座小鎮,居民不過百餘戶人家,平時住在附近,車來車往見得多了,不過這全身披掛厚重鎧甲的列車倒是頭一回見,於是,裝甲列車進站不過短短十多分鐘,附近的百姓已蜂擁趕到車站,想一睹裝甲列車的風采。

不過多數人什麼也沒看見,因為車站已被聯合陣線的部隊嚴密封鎖起來,除了車站職工之外,誰也不許隨意進出,所以百姓們只能透過那些鐵路職工的講述去想象那鐵甲怪物的模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