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在這裡要討論的就是維持北洋團體利益的事情。現在北洋軍一盤散沙,狼上狗不上,指望他們那幫武夫,還不如咱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自己想想辦法呢。”
盛宣懷的話讓唐紹儀更加無所適從了,只得坐下,與眾人聊了幾句之後,這才明白過來他們想幹什麼。
這幫北洋“文派”之所以會在英國駐華公使館碰頭會面,是因為他們準備成立一個政黨,為北洋集團的某些政客準備一條政治上的退路。
換句話說,他們打算來個“金蟬脫殼”。
現在,從南京傳來北洋軍向居民區開炮的訊息,一旦訊息傳播開去,只會使“北洋”這兩個字變得更加臭不可聞,所以,這幫北洋中人改頭換面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不過他們也明白,就靠他們一幫“文派”,根本就不是武夫的對手,所以,他們必須尋找一個靠山,於是,他們與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取得了聯絡,並得到了英國公使的極力支援。
面對著一團亂麻的中國局勢,現在的英國政府也有些方寸大亂,眼看著北洋軍是爛泥扶不上牆,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比北洋更合適的代理人,雖然也明白“文不與武鬥”的道理,可是英國公使朱爾典也顧不上那麼多了,無論如何先組織起一個政治上的反對派集團,一旦聯合陣線真的掌握了中樞權力,至少也可以用他們搗搗亂,或許他們起不了什麼大的作用,但是英國政府卻可以利用他們製造干涉這個國家內政的藉口。
讓唐紹儀更感到意外的是,就連現在的北洋當家人徐世昌也對這個“金蟬脫殼”的計劃非常感興趣,此次會議,徐世昌也派來了一名代表與會,那人名叫王賡,字一堂,號揖唐,曾做過清廷兵部主事,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的時候,他在東三省督署任軍事參議,是徐世昌的心腹,徐世昌接任民國代理大總統後,便將此人調到了總統府,做了總統秘書,徐世昌對此人非常信任,呼其人時不叫名而叫號“揖唐”,由此即可看出此人在徐世昌心中的地位。
實際上,此次會議也是由這個王揖唐主持的,就連盛宣懷也甘心做陪襯,顯然,盛宣懷對唐紹儀說的那句話是真心話,現在,這幫“倒袁派”北洋中人已經開始全力以赴的支援徐世昌了,徐世昌派來的代表自然也就是此次會議的首腦人物。
不過組建新的政治團體還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南北停戰議和,不然的話,等聯合陣線打到北京,這幫政客們也就不用操心這“金蟬脫殼”的行動了,還是打點行裝準備跑路吧,畢竟,他們個個腰纏萬貫,都是那位趙總司令眼裡的“肥豬”,當初他既然敢拉盛宣懷的肥豬,那麼自然也有膽量去拉其他的北洋“肥豬”。
所以,在這幫人看來,無論如何也必須與以宋教仁為首的南方議和代表團達成一致意見,也正是這個原因,盛宣懷才特意在六國飯店門外等候唐紹儀,並將他邀請過來,參加此次會議。
對於眾人的“看重”,唐紹儀有些誠惶誠恐,作為一個曾經加入過同盟會的人,唐紹儀在北洋集團裡的角色有些尷尬,雖然此舉是取得過袁世凱諒解的,但是對於北洋中人來說,唐紹儀此舉有背叛北洋之嫌,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對他以禮相待,那個“幹殿下”段芝貴就曾數次在會議上讓他下不來臺。
“鄙人一定儘快與聯合陣線方面達成妥協。不過這還需要徐大總統的正式授權,聯合陣線的條件太過苛刻,他們想利用此次和談控制國會和內閣,一旦同意了他們的這個條件,中樞就被架空了。”
唐紹儀的實話實說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片刻,英國公使朱爾典也將眉頭擰在了一起,在他看來,聯合陣線新提出的那兩個議和條件確實“苛刻”了些。
“我們現在還有別的選擇麼?”王揖唐首先打破沉默,他的話說出了眾人心中的憂慮。
是啊,現在的北洋,確實已別無選擇了。
儘快議和,是北洋的唯一出路。
第381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
熙熙攘攘的路口傳來一陣“咣啷咣啷”的響聲,一輛有軌電車駛到路口,引起了一些外地人的興趣,紛紛扭頭望去,好奇的打量著這種新式的交通工具。
現在的中國,只有兩個城市擁有這種有軌電車,一個是上海,另一個就是這天津,作為中國北方的重要商埠,天津一直引領著北方地區的時尚潮流,當年袁世凱總督直隸的時候,為了趕上世界潮流,更是為了顯示袁總督的政績,這天津就出現了有軌電車,一切都是照搬上海電車的規章制度,雖然遠遠比不上西方國家交通事業的發達,不過在這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