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從這場國際橡膠大投機中大撈一筆。
第399章 訊息靈通
這場橡膠金融阻擊戰能否打贏,直接關係到今後幾年中國的實業發展計劃,趙北對此非常重視,他一點也不敢大意,畢竟,對手不是普通商人,而是國際金融投機集團,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國際資本的力量是驚人的,趙北並不打算與他們正面對抗,他所要做的只是將中國商人的金融力量組織起來,跟著這幫金融投機巨鱷渾水摸魚,多多少少從這場橡膠投機中撈些好處,鍛鍊一下中國金融界的實戰本領,開闊一下中國商人的眼界。
趙北的底線也很清楚,避免這場橡膠金融投機影響到他的實業投資計劃,雖然他清楚的記得歷史上那場“橡膠泡沫”破滅的大致時間,但是考慮到他的穿越給歷史帶來的波動和影響,他還是非常需要一位專業人士站在前臺指揮,這個專業人士就是眼前的這位鄒廷弼。
當趙北將自己的打算和盤托出之後,鄒廷弼卻並未一口答應,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現在國內的政治格局漸趨明朗,聯合陣線取代北洋集團統治這個國家幾乎已成定局,作為一個投機性很強的商人和金融家,鄒廷弼對於自己當初的明智選擇非常的滿意,現在,他只會進一步加強與聯合陣線和趙北的聯絡,現在趙北決定請他出山主持此次金融阻擊戰,這固然是總司令、委員長對他鄒某人的信任,而同時也是總司令、委員長對他的一次考驗。
鄒廷弼有些拿不定主意,說實在的,他很想借這個機會進一步取得趙北的信任和賞識,但是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謹慎的投機客,他也很清楚這場金融阻擊戰的敵手是什麼人,那是真正的外國公司,不僅財大氣粗,而且有外國政府撐腰,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在這場金融較量中,中國商人都處於劣勢。
清廷沒倒的時候,每遇中外商人發生商業糾紛,總是刻意偏袒外國商人,這固然是洋奴朝廷的本能,但未必沒有國力的因素,在這樣一個“強權即公理”的時代,外國人只看重這個實力。
現在雖然清廷倒了,共和政府成立了,可是國力卻還是那樣的虛弱,甚至因為各地的戰亂使這種虛弱狀況更加讓人擔憂,雖然各地軍政府尤其是南方的軍政府都信誓旦旦的保證要扶持工商業的發展,保護商人利益,但是隻要那些不平等的中外條約不徹底廢除,在工商業競爭中外國商人就始終佔有全面的優勢,這種優勢絕不是僅僅靠幾句革命口號或者是外交官們的抗議可以抵消的,這種優勢取決於國家實力。
鄒廷弼看到了中國商人的劣勢,他並沒有絕對的信心打贏這場金融阻擊戰,這也是他遲疑不決的主要原因。
“總司令鈞鑒。對於總司令的信任,鄙人感激涕淋,縱然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然則我國商人目光短淺,訊息閉塞,多數商人也一向唯洋人馬首是瞻,洋人說東,他們絕不會往西,洋人說西,他們絕不會往東,自從國門洞開之後,清廷每次與外國交涉總是吃虧,這既使洋人看到了我國之虛弱,也使我國商人看到了我國之虛弱,不然,就不會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說法了。”
鄒廷弼先是感慨了一番,然後頓了頓,話鋒一轉,切入正題。
“在鄙人看來,此次金融之戰,事關重大,絕非商人單獨可以為之,必須共和政府全力支援,然則以目前之全國形勢,北洋雖然氣息奄奄,但仍掌握著中樞權力,北洋的身後站著列強,而此次總司令的金融戰之主要對手就是各國商人、財團,現在總司令雖然被推舉為副總統,但有名無實,以後如果在金融戰中我方商人受挫,需要中樞出面支援時,總司令卻不能以中樞首腦之身份進行支援,如此,鄙人恐怕人心聚不攏啊。”
這幾句話是實話,也是肺腑之言,不過鄒廷弼也明白,現在不是趙北和聯合陣線不想入主中樞,實在是因為外部的牽絆太多,尤其是英國的態度,這直接影響了聯合陣線一舉奪取中樞權力的信心。
作為聯合陣線的一分子,鄒廷弼也非常擔心英國和日本的干涉,當年的“八國聯軍”就是前車之鑑。
趙北明白鄒廷弼話裡的意思,說到底,鄒廷弼還是信心不足,他害怕在金融戰的關鍵時刻失去政府的保護,不過這也不能怪鄒廷弼,這個國家確實太虛弱了,現在已是病入膏肓,得下猛藥才能救治,但是猛藥也必須把握好分寸,這一點非常重要,不是穿越者的話,這個分寸是絕對把握不好的。
“鄒先生的擔心很有道理,不過還是有那麼一點杞人憂天的味道。實話跟你說吧,這次金融阻擊戰我會全力支援你的,只要你能把中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