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小時,檢閱一下張作霖的部隊。
不過這場檢閱確實讓徐世昌有些失望,張作霖的第十六師是由巡防營改編而來,而這支巡防營的前身又是一支綠林武裝,匪氣很重,而且由於擴充部隊的時候又吸收了大量東北綠林武裝,使整個部隊看上去就像一支紀律渙散的烏合之眾,雖然他們裝備著較先進的日製武器,但是在徐世昌這個北洋新軍元老看來,這支軍隊是不能上戰場的,上了戰場也打不了勝仗,這就是炮灰。
當然,徐世昌來檢閱部隊的目的並不是看能不能調到南方去與聯合陣線作戰,而是對張作霖等人進行拉攏,並將第十六師調回東北,維持局面,他不是沒有想過將這支部隊帶去京城,但是仔細權衡之後,他還是決定避免刺激北洋將領。
根據徐世昌前段日子得到的訊息,“關外八旗”最近一段時間很是活躍,有傳聞說他們打算在近期策劃武裝叛亂,這種傳聞並非空穴來風,前段日子吳俊升的巡防營接連攔截了幾支向蒙古草原走私日本軍火的商隊,也在其中發現了日本浪人,對於這一局面,徐世昌很是憂慮,他並不擔心那幫連保守機密都不懂的“關外八旗”,他真正擔心的是日本人。
雖然現在日本與英國一樣,同為北洋的金主,但是作為政壇人物,作為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太清楚日本人的心思了,當初清廷之所以派他去東三省主持改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日本人,自從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之後,日本的野心空前膨脹,他們獨霸東北地區的企圖非常明顯,不僅引起了清廷的擔憂,也引起了美國、英國的不滿,也正因此,清廷派徐世昌出關之前特意給了一個“錦囊妙計”,那就是“以夷制夷”,用歐美列強制約日本。
為了實現這個“以夷制夷”戰略,徐世昌上任之後,立即著手製訂一個雄心勃勃的“東三省實業發展計劃”,不僅要大修鐵路,還要組建一家東三省實業銀行,為此,他主動尋求與英國、美國合作,也正因此,他與美國駐奉天總領事司戴德成了朋友。
第357章 蘆臺(下)
此次徐世昌南下北京接任大總統,就是司戴德陪同他一同南下的,這固然是美國領事先生表示友誼與熱情的方式,但未必沒有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與徐世昌代理大總統一同南下的除了這些美國外交官之外,還有一隊英國士兵,他們是專門保護徐世昌安全的,率領這隊士兵的軍官也不是普通軍官,而是英國駐華陸軍參贊韋樂沛中校。
徐世昌檢閱第十六師的時候,司戴德和韋樂沛就陪同左右,兩人也都與徐世昌一樣,對於第十六師的軍容很是遺憾。
“請恕我直言,總統先生,這支部隊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軍隊,或許稱其為‘民團’更合適些,他們上了戰場,唯一的用途就是作為移動靶子,提高敵軍士兵的射擊水平。”
返回了火車站,等那位張作霖師長走後,英國中校韋樂沛毫不客氣的指出了第十六師的虛弱,語氣是調侃式的,但臉上的表情卻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
“中校先生,您顯然不知道這支部隊的底細。”
司戴德打了個響指,戲謔的說道:“據我所知,這支部隊是由一支匪徒武裝改編而成的,他們的那位師長,其本人就是一個很有傳奇色彩的土匪頭子。”
“真的麼?總統先生,雖然貴國軍事虛弱,可是也不至於要拿一幫匪徒來充數吧?”
韋樂沛中校無奈的聳了聳肩膀,接過一名士兵端過去的印度紅茶,然後向徐世昌望去,卻驚訝的發現這位代理大總統此刻正站在排程室的窗戶邊,向窗外張望,顯然沒有注意到韋樂沛中校正在向自己提出建議,用蹩腳的中國話。
韋樂沛並不打算去打攪總統先生,他只是自己找了個椅子,坐在角落,細細品著那杯印度紅茶,並揣摩著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先生說過的那番話。
“中校,此次護送徐世昌先生南下北京,你的任務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須採取一切手段,保護徐世昌先生的安全,這直接關係到大英帝國的利益,作為帝國的遠東觸角,我們絕不能坐視有任何國家破壞遠東的均勢。”
這就是韋樂沛中校離開北京公使館之前朱爾典先生對他講過的話,顯然,朱爾典先生擔心的並不是來自於聯合陣線的威脅,他擔心的是某一個對中國虎視耽耽的國家。
除了日本還能是哪個國家呢?韋樂沛自認為自己抓住了朱爾典那段話裡的潛藏意思,公使先生一定得到了什麼情報,否則他不會專門派人保護徐世昌南下北京就職,如果徐世昌在南下的路上被人幹掉的話,或許,這個國家就會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