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軍駐防湖南嶽州的吳振漢已經奉命調回武漢,西征軍出征之後,他將全權負責湖北軍事,民政事務則由黎元洪和議院處理。

在蔣方震的幫助下,共和軍的總參謀部已完成了編組,藍天蔚依然是總參謀長,蔣方震作為副總參謀長兼高階軍事顧問跟隨趙北左右,隨時為總司令提供軍事諮詢服務,再加上漢陽兵工廠已經趕製出一批應急步槍,並裝備了部隊,徵集的民船也全部整裝待發,準備炸燬礁石、清理川江航道的工兵部隊也備下足夠的炸藥,香港請來的潛水員也已逐漸適應了當地的飲食……西征的方方面面都已做到萬無一失,就等總司令一聲令下了。

不過在正式出征之前,必要的政治動員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不僅要動員軍隊,還要動員國民,要讓國民明白,共和軍是在為國民而戰。

因此,在做好了軍事準備之後,趙北以湖北都督的名義正式頒佈了兩部剛剛由省議院表決透過的地方性法律,一部是《民意代表保護法》,這部法律規定,所有的省議院議員和地方自治會委員均受法律之特殊保護,沒有議長或總司令的批准,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藉口予以逮捕,換句話說,議員和自治委員在任期內享有司法豁免權;另一部法律是《小農田賦蠲免法》,這部法律承諾,對於擁有土地不超過五畝的小農家庭予以免除田賦的優待,只有當每戶所擁有的土地總數超過五畝才會被徵收田賦。

國民的動員完成之後,才是軍隊的動員。

現在,總司令正在兵工廠禮堂召開臨戰前的最後一次全體高階軍官會議,部署方略,強調軍紀。與會的人除了軍官之外,還有兵工廠、鋼鐵廠和被服廠的負責人,以及那些千里迢迢趕來採訪共和軍的記者,這也是一次新聞釋出會。

趙北沒在會上說多少話,該講的早已在前幾天講過,今天的會議實際上就是一場做秀,提高共和軍的知名度。

會議實際上是由張激揚主持的,這位時政宣講員總代表站在演講臺上,對著那些記者滔滔不絕,講演稿也是趙北親手修訂過的,從作戰的目的到軍隊的紀律,從作戰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到國外的局勢,都講得一板一眼。

此次西征,趙北打算動用兩個師的共和軍部隊,此外,再加二十個大隊的革命衛隊,總兵力超過七萬人,六萬杆步槍,二百門各式大炮,可以說是傾盡全力。四川是天府之國,魚米之鄉,礦產資源豐富,進可攻退可守,趙北是志在必得,若不是還顧忌著有人趁機來搶他的湖北地盤,恐怕他會將四個師的共和軍調進四川作戰。

雖然只有七萬人西征,但總參謀部公佈的西征軍總兵力卻是十一萬,至於共和軍的總兵力,則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五萬”,所謂“兵不厭詐”,這既是向四川的趙爾巽示威,也是向其它勢力虛晃一槍,免得總司令帶兵入川的時候有人來抄他後路,湖北可是趙北苦心經營的第一塊根據地,不能讓別人搶了去,為了虛張聲勢,趙北甚至將當年董卓那一套把戲拿出來練了練,晚上把兵派到東邊,白天再把兵繞個道從西邊調回來,以此迷惑記者和細作。

“諸位,蒙共和政府信賴,鄙人被委任為此次西征總指揮,肩負重任,不得不慎重對待,雖知川道之難堪比登天,卻不敢貪圖安逸,作為第二軍軍長兼西征總指揮,我將隨先頭部隊衝過夔門!”

在張激揚講完之後,總司令又站在了講臺前,慷慨了幾句,趁著記者們還沒回過神來時,又將手一揮。

“現在,我宣佈,共和軍西征部隊誓師時間為下午兩點整,誓師地點,武昌城外鯰魚套!”

公元1909年3月3日,共和軍於武昌城外鯰魚套誓師西征,七萬大軍水陸並進,殺氣騰騰向夔門撲去,“徵川之戰”正式拉開帷幕。

第141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上)

四川,古稱益州,據《漢書》地理志載,“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南賈滇、僰偅,西近邛、笮馬旄牛。”《華陽國志》也有類似記載,“其寶則有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繡、犛、氈、犛、丹黃、空青、桑、漆、麻、苧之饒。”

早在戰國時代,秦國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灌溉良田千里,自此之後,蜀地漸成“天府之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中原飢謹,而蜀地卻“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履衣天下;名材竹斡,器械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鐵之利,浮水轉漕之便。”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說,益州是“天府之土”,“民殷國富”。唐、五代、宋時期,益州之富堪與揚州比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