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3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對新軍的排斥,再加上年紀太輕,使得蔣、張二人最終無法在軍中立足,在舊軍將領張作霖、吳俊升等人的威逼下,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只好出資送兩人出國“考察”,蔣、張二人已在德國呆了兩年時間,如果不是國內爆發革命的話,兩人恐怕也不會這麼快就回國。

至於蔡鍔,處境並不比蔣、張二人好多少,雖然沒有被逼出國,但到底還是沒有掌握軍權,而是被舊軍將領排擠到了廣西,做了陸軍小學總辦,教書去了。“戊申革命”一起,廣西會黨在同盟會的策動下準備發動起義,蔡鍔雖未加入同盟會,但當年他曾在譚嗣同、梁啟超、唐才常等人舉辦的長沙時務學堂上過學,而且在日本時也接觸過革命思想,因此在內心是嚮往革命的,本打算策動新軍響應起義,與會黨武裝合作,光復廣西,但不料,廣西巡撫張鳴歧解除了廣西新軍的武裝,隨後又響應兩廣總督張人駿,宣佈廣西“中立”,並改組團防局,擴充團練武裝,加緊鎮壓各地會黨,所以,這廣西的會黨起義就沒發動起來。

蔡鍔見廣西局勢不利革命,於是不辭而別,帶著幾個陸軍小學的學生跑到了上海,投靠他的恩師梁啟超去了,並由梁啟超介紹,認識了光復會會長陶成章,被委任為“中華光復軍參謀長”,派到蘄州輔佐熊成基整頓部隊,但沒等蔡鍔正式走馬上任,“建國戰爭”就爆發了,在輪船上,蔡鍔接到了委任他為“建國軍南路參謀長”的命令,到蘄州視察了熊成基的部隊,然後又馬不停蹄趕到武漢,拜會了共和軍總司令趙北,並參觀了漢陽兵工廠和鋼鐵廠。

作為穿越者,趙北很清楚蔡鍔是什麼人,也知道他的才幹,很想將他拉攏過來,幫助共和軍組建一座新式軍校和一座參謀學院,不過蔡鍔並未一口答應,而是說要等到戰爭結束之後才給他回話,對此,趙北也無可奈何,只好隨他了,反正還有一個蔣方震、一個張孝準,“中國軍事三傑”中隨便拉來一個,那都是無價之寶,因為他們都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不是國內那些武備學堂培養的半調子可以比的。

當從蔡鍔那裡得知蔣方震和張孝準要回國之後,趙北就翹首以待了許多天了,為此,他甚至將進攻四川的戰役發起時間一再推遲,這讓袁世凱暴跳如雷,但卻又無可奈何。

為了向蔣、張二人表示自己的誠意,趙北特意拉來軍樂隊,並親自帶著衛隊到碼頭迎接,張孝準也還罷了,可蔣方震卻是無論如何也要挖過來的人才,那可是中國近代的“兵學泰斗”,他寫的《國防論》明確提出了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只能是持久戰,“以空間換時間”才是當時的中國對抗日本的正確戰略。

這樣的軍事人才怎能讓他溜走?軟磨硬泡,也得把他拿下!

“閏農在上海就轉道北上了,他想去天津。”蔣方震將皮包開啟,從裡頭拿出封信,交給蔡鍔。

“這是閏農的信,他打算去投北洋軍。”

“百里兄,你該不會也想去投北洋軍吧?”趙北心裡可不太舒服,蔡鍔被光復會拉過去了,張孝準又去投奔袁世凱,這蔣方震若是再跑了,那可就太失敗了。

蔣方震嘆了口氣,說道:“當年從日本回國的時候,我就特意去北洋新軍看過,軍容雖整,器械雖精,但軍人缺乏一股應有的新時代氣息,在我看來,北洋軍不過就是換上了新式軍裝和武器、用新式方法訓練的舊式軍隊而已,在那支軍隊身上,我看不到任何對抗列強的希望。當年松坡在《新民叢報》上說得好,中國弱不僅弱在軀體,更弱在思想!北洋軍看上去兵強馬壯,但維持軍心士氣的不過還是過去的那老一套,官位、金錢而已。在輪船上我看了幾份最近新出的報紙,上面提到了湖北的種種新政舉措,似乎與過去大不相同,既然民政方面如此,那麼軍政方面又如何呢?我打算先到湖北看看,若是共和軍有新氣息,我便留在湖北,就怕總司令不肯接納。”

趙北不由一樂,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笑道:“當然接納!你能來湖北,共和軍當然歡迎!”

“百里兄,你倒是直白,一下船就毛遂自薦。”蔡鍔揶揄道。

“不直白不行啊,軍隊不強,國家就不強,這個時代的中國,還是要靠軍人來拯救的。”蔣方震嘆道。

“最近東北、蒙古都不太平,日本和俄國蠢蠢欲動,想趁著局勢混亂渾水摸魚,咱們不能不防啊。雖然軍隊的強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早一日開始,便早一日有力量保護自己。”

“百里兄,這一點你放心,我們都想讓中國強起來,咱們革命軍人,參加革命就是為了驅逐列強,強我中華。”

趙北連連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