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檔案就交給我吧,我替你送過去。”
秦凌正欲說話,卻突然聽到有人高喊。
“炮擊!炮擊!”
話音未落,那“轟隆轟隆”的炮響就傳了過來,戰壕裡所有的人都下意識的往下一蹲,靠近土碉堡的人更是急忙躥了過去。
秦凌與祁金彪蹲在一起,兩人都探出頭去,向戰壕北邊的開闊地望去,但什麼也沒看見,只能聽到炮聲。
不過北洋軍這次炮擊的目標並不是他們這個陣地,而是西北方向的共和軍陣地,遠遠望去,那裡已是硝煙瀰漫,炮火沖天,整個陣地都被籠罩起來了。
很快,南邊的炮彈也飛了過去,打在了北洋軍陣地上,這幾天來,這種炮擊與反炮擊就是雙方的交戰內容之一。
“看起來,北洋軍下午的主攻方向就是西北陣地了。”秦凌直起身子,拍了拍軍裝上的泥土。
“未必。”祁金彪卻搖著頭。“上午的時候,北洋軍也是先炮擊西北,然後真的打起來後,卻開始猛烈炮擊咱們東北陣地,這叫‘聲東擊西’。”
秦凌沒有順著這個話題談下去,而是扭過頭向陣地的西邊望了過去。
那裡,一條鐵路筆直的橫亙在兩個陣地之間,看上去格外的平靜,路基也完整得讓人驚訝,好象那裡從來就沒有落過炮彈一樣。
但是實際上,交戰雙方爭奪的就是對那條鐵路的控制權。
第327章 藍牆(下)
京漢鐵路起點站北京,終點站漢口,是這個時代中國最重要的陸上交通命脈,誰控制了這條鐵路,誰就掌握住了戰略上的主動權,無論是從北方南下的軍隊,還是從南方北進的軍隊,要想進行戰略展開,都必須首先控制住京漢鐵路。
此次北洋軍大舉南下,進攻南方實力派,之所以確定“東守西攻”的戰略,就是為了打通京漢線,因為和海運比起來,鐵路運輸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效率上來講,都是最符合北洋戰略需要的,何況,佔領了漢口之後,北洋軍可以順著長江而下,順流攻取東南各省,在最短的時間裡控制南方。
而且從戰略上講,湖北又屬於“高屋建瓴”的形勢,從這裡出擊,可以橫掃華中、華南,當初趙北之所以選擇湖北為主要進軍方向,這也是重要原因,而此次北洋軍南下進攻湖北,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所以,無論是北洋集團還是聯合陣線,要想打垮對手、控制全國,都必須首先控制住京漢鐵路。
信陽之戰,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場鐵路之戰,守住信陽,就守住了湖北的大門,攻克信陽,就奪取了京漢線上很重要的一個戰略點,攻守雙方圍繞著信陽的控制權,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廝殺,戰鬥的空前激烈讓雙方的軍事指揮官都感到驚訝。
作為信陽戰役北洋軍方面的最高統帥,馮國璋顯然沒有料到會在信陽遭到聯合陣線部隊的頑強抵抗,在他看來,聯合陣線不在武勝關那個形勝險要之地阻擊北洋軍,卻在信陽這無險可守之地設立如此穩固的防線,他們顯然是打算在這裡與北洋軍尋求決戰了。
其實信陽附近還是有幾座山的,聯合陣線部隊將它們當作了高地,在上面設立了防禦陣地,不過在裝備精良的北洋軍炮兵眼裡,那些小山頭根本就不值一提,轟上幾炮就可以輕鬆拿下陣地,佔領了信陽周遍的高地之後,就可以把炮兵陣地設立在山頭上,居高臨下轟擊信陽。
但是讓北洋軍炮兵軍官驚訝的是,那些看上去不高的小山頭卻是如此的頑強,即使拿出北洋軍從法國進口的最新式山炮,也無法迫使那些守衛高地的聯合陣線部隊撤離陣地,他們就像是藏在地洞裡的老鼠一樣,讓人很難將他們趕到地面。
聯合陣線的部隊確實是藏在洞裡的,不過不是老鼠洞,而是山洞,那些山洞都是他們用鐵鍬、鐵鎬、炸藥在山腰上挖出來的,洞口很小,可是洞裡的隧道很長,從土層一直延伸到深處的岩層,洞頂用木樁、木板支撐,就跟那煤礦裡的巷道一樣堅固,士兵們藏在洞裡,不僅非常安全,而且洞裡可以儲備足夠的軍用物資、飲水和食品,足以讓他們堅守許多天。
就跟那些戰壕上的土碉堡一樣,這些山腰上的小山洞也讓北洋軍的炮兵們大開眼界,他們這才明白以前的看法錯得是多麼的離譜,這信陽的防線不要說是北洋軍來攻,便是當年攻打旅順要塞的日本軍隊過來,恐怕也是啃不動的,除非調來重炮,那種用來轟擊鋼筋水泥永固工事的重型攻城炮,或許可以收拾那些山腰上的耗子洞。
但是北洋軍裡沒有這樣的重型大炮,所以,北洋軍的炮兵只能望